ABB DI830
变频器出现“OVERCURRENT”故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外部原因;二、是变频器本身的原因。
ABB变频器外部原因:
电机负载突变,引起的冲击过大造成过流。
电机和电机电缆相间或每相对地的绝缘***,造成匝间或相间对地短路,因而导致过流。
过流故障与电机的漏抗,电机电缆的耦合电抗有关,所以选择电机电缆一定要按照要求去选。
在变频器输出侧有功率因数矫正电容或浪涌吸收装置。
当装有测速编码器时,速度反馈信号丢失或非正常时,也会引起过流,检查编码器和其电缆。
ABBACS600变频器本身的原因:
a)参数设定问题:
例如:加速时间太短,PID调节器的比例P、积分时间I参数不合理,超调过大,造成变频器输出电流振荡。
变频器硬件问题:
电流互感器损坏,其现象表现为,变频器主回路送电,当变频器未启动时,有电流显示且电流在变化,这样可判断互感器已损坏。
b)主电路接口板电流、电压检测通道被损坏,也会出现过流。
电路板损坏可能是:
由于坏境太差,导电性固体颗粒附着在电路板上,造成静电损坏;或者有腐蚀性气体,使电路被腐蚀。
电路板的零电位与机壳连在一起,由于柜体与地角焊接时,强大的电弧,会影响电路板的性能。
由于接地不良,电路板的零伏受干扰,也会造成电路板损坏。
c)由于连接插件不紧、不牢。
例如:电流或电压反馈信号线接触不良,会出现过流故障时有时无的现象。
d)当负载不稳定时,建议使用DTC模式,因为DTC控制速度非常快,每隔25微秒产生一组***的转矩和磁通的实际值,再经过电机转矩比较器和磁通比较器输出,优化脉冲选择器决定逆变器的***佳开关位置,这样有利用***过电流。另外,速度环的自适应(AUTOTUNE)会自动调整PID参数,从而使变频器输出电机电流平稳。
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3、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