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养殖转入成年鸡舍后约在22周龄或3月中旬开始使用过渡饲料,也可将育成前期饲料与产蛋期饲料混合使用,并将***的添加量增加30%;在产蛋率达到10%左右时转换为产蛋前期饲料,大约在8月底前后换为产蛋后期饲料。产蛋期间饲料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调换饲料配方或主要原料,换料应有5~7天的过渡期,以使珍珠鸡的消化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产蛋珍珠鸡养殖饲料的质量必须保证,发霉变质的原料不能使用,存放时间过长者也尽可能不用。





珍珠鸡养殖育雏方式可分为地面散养、地板网平面饲养和笼养。地面散养时,冬春季应铺以5~7厘米的垫草,夏季地面铺沙土再加薄薄的一层垫草。垫草应清洁、干燥、无霉变并铡成约10厘米长。垫草经一次育雏后应清出舍外与粪便一起堆肥,不能再次使用。采用地板网平养时,网面可以用铁丝或木、竹制成。网的间距(或网眼大小)要适宜,一般为1.2厘米间距或1.2厘米见方的网眼,网面高度60~70厘米,整个网面以活动的为好,以便鸡群转出后,揭开网面清除烘便和清扫鸡舍。采用地面散养或地板网平养时,要按鸡的数量配备并均匀放置水槽及食槽。高置保温伞供暖。在房舍面积小,用电较方便的地方,可采用叠层式电热育雏笼育雏,每笼4层,共可育雏1200~1600只。
珍珠鸡养殖原产于非洲,耐热怕冷,经过驯化,在冬季气候条件下虽然能够生存,但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抗病力降低,繁殖力下降,所以,了解珍珠鸡养殖的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就显得格外重要。珍珠鸡又名珠鸡、珍珠鸟。它原为野生禽类,羽毛有无数细小白色的斑点,恰似全身披满白珍珠,形状有点像雌孔雀,头很小。因羽毛美丽,体态优雅,一直被世界各地动物园作为珍稀的观赏鸟饲养。我国***早于1956年从苏联引进珍珠鸡并饲养成功,但30来年一直作为观赏鸟饲养。大规模养殖始于1992年,经过不断摸索,经验的总结,到了2012年养殖技术开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