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庭院和街道旁,大小不等的铜缸、铁缸几乎是永恒不变的陈设。故宫原来一共有308 口铜铁质地的大缸,其中鎏金铜缸22 口。朝廷对这些大铜缸非常重视,每年入冬之后,皇帝还要下旨令人在缸盖上加屉子并苫草帘,下面置放炭火防 止结冰。其次,它在殿宇巍峨的宫殿群中,起到了装饰作用。金光灿烂 的大铜缸,衬托着紫禁城的红墙黄瓦,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另外,铜缸有祈福祛灾的吉祥作用,又称“门海”、“福海”、“吉祥缸”。同时,大缸也是一个循环的“小五行”:金生水、水克火!紫禁城中***豪华的鎏金铜缸摆置在象征皇权的太和殿东西两侧,据说每次鎏这种规格的大铜缸要用去3公斤黄金。










在故宫有一款乾隆年间的鎏金铜缸高约1.2米,直径1.66米,重达1696公斤,据说当时铸造铜缸雕塑的费用约合白银500多两,再加上铜缸外层的一百两黄金,共计约费用约1500两,由此可看出,铜缸雕塑造价极高,放置于现代,更有着不菲的价值,而现代的铜缸雕塑,大都仿古代的造型,其价格决定因素主要在于工艺、材质、规格以及外部是否贴金的处理。
紫禁城内的宫殿周围,陈列着无数引人注目的“吉祥缸”(也称“太平缸”)。“吉祥缸”有铜缸和铁缸两种,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镀金海”铜缸、青铜缸和铁缸三类。史料记载,清代中期,宫内共有大小“吉祥缸”308口,而今却仅存有108口了。皇宫内各处陈设“吉祥缸”的数量以及缸的大小是随着环境而定的。如太和殿、保和殿及乾清门周围陈设的均是“镀金海”铜缸,而内廷东、西六宫庭院及长街上所陈设的就是比较小的青铜缸或者铁缸了。它们即是美化紫禁城内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