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制梁橡胶支座的安装
安装好预制梁橡胶支座的关键在于尽可能的保证梁底与垫石顶面的平整、平行,使其同橡胶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贴,避免偏压、脱空、不均匀支承的发生,施工顺序如下:
(1)先处理好支承垫石。
(2)预制梁同支座接触的底平面应保证水平与平整,若有蜂窝状或倾斜度应预先用水泥砂浆捣实、整平。
(3)橡胶支座的正确就位。先将橡胶支座在墩台垫石上按设计中心位置就位。架深时T型梁的总轴线应同支座中心相重合,板梁与箱梁的纵轴线应与支座中心线相平行。为落梁准确,在架跨桥梁或箱梁时,可在梁底划好两个支座的十字位置中心线,在梁的端立面上标出两个支座位置中心线的垂直线,落梁时同墩台上的位置中心线相吻合。以后数跨以跨为基准落梁。
(4)架梁落梁时应平稳,防止支座偏心受压或产生初始剪切变形。
(5)在安装T型梁支座时,若支座比梁肋底宽,则应在支座与梁底之间加设比支座略大的钢筋混凝土垫块或厚钢板作过渡,以免橡胶支座局部超载、应力集中。该钢筋混凝土垫块或钢板应同梁底用环氧树脂砂浆粘接。
(6)橡胶支座安装落梁后,一般情况下,其顶面应保持水平,倾斜度不得超过5"。
3、橡胶支座安装时的调整




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桥梁支座的构造应符合上部结构的理论计算图式,如支承压力通过一个固定点传递时,支座应设计成只能容许结构端部转动而不能移动的固定支座;如支承压力通过一个固定点且作用在一定的方向传递时,则应设计成既能转动又能移动的活动支座。梁式桥支座有水平双向固定支座(即固定支座)、水平双向活动支座(或称双向活动支座)、水平一向固定一向活动支座(即活动支座)三种,其布置根据桥梁宽度而定。



板式橡胶支座的适用范围 1,普通板式橡胶支座(GJZ系列,GYZ系列)依靠自身的剪切变形来适应梁体的伸缩位移。 2,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胶支座(GJZF4系列,GYZF4系列)依靠四氟乙烯滑板与不锈钢板的相对滑动来适应梁体的位移,位移量大。
这是国标规定,XXX为数字,表示盆式支座的竖向承载力,单位为KN,SX DX GD为支座的三种类型,F表示支座的耐寒性,一般适用于-40- 60℃的支座为耐寒性支座,代号为F。GPZ盆式支座的代号格式为 :GPZ XXX SX DX GD (F)其中GPZ表示公路盆式支座常温支座适用温度为-25- 60℃,在支座代号中不表示。由于橡胶层之间的金属板能起阻止橡胶层侧向膨胀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橡胶层的抗压强度和支座的抗压刚度。金属板的厚度一般2-3mm,中间橡胶层厚度5-10mm,主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