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5SHX1060H0003 3BHB020538R0001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原因基本有一下两点:
1、返回导体的影响
在理想情况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导线均匀分布在圆环形铁芯上,一次绕组也均匀分布或一次绕组为无限长导体并从铁芯中心穿过时,铁芯各段的磁通密度是相等的。实际上互感器一次绕组结构本身存在返回导体(倒立式、贯穿形互感器除外),例如高压互感器常用“U”形一次绕组由两根引线,而次绕组套在一根引线上,另一根引线和环部(弯曲部)导体就构成了返回导体。
分析返回导体的影响时,以简单的只有单根与互感器一次绕组导体平行的返回导体为例。由于返回导体中的电***生的磁通,经过铁芯靠近返回导体一侧的铁芯磁通密度增加,远离返回导体一侧的铁芯磁通密度减小,使得铁芯各段的磁通密度不等。因为这种外磁场产生的磁通路径大部分通过空气,铁芯磁路只是***一段,所以其磁感应强度与空气的磁导率成正比;而且磁力线只与部分二次绕组相链,在正常情况下,是使二次漏抗增加的漏磁。但是在大的过电流情况下,则会使靠近返回导体一侧的铁芯磁通密度很快增长,误差迅速增大,尤其是对于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有可能造成符合误差超过限值。
2、铁芯励磁特性的分散性
在额定安匝、二次负荷、铁芯截面积、导线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铁芯励磁特性的不同,测得的误差结果也不同,而且相差悬殊。励磁电流是产生误差的直接原因,励磁电流愈小,电流误差愈小;励磁电流愈大,电流误差愈大。
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为了监视系统中各相对地的绝缘状况以及计量和保护的需要,在每个变电站的母线上均装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将产生较高的谐振过电压,影响系统设备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出现更频繁的故障。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其中一相出现金属性接地时,就会产生激磁涌流,导致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如A相接地,则Uan的电压为零,非接地相Ubn、Ucn的电压表指示为100V线电压。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两端出现约100V电压(正常时只有约3V),这个电压将起动绝缘检查继电器发出接地信号并报警。
当发生非金属性短路接地时,即高电阻、电弧、树竹等单相接地。如A相发生接地,则Uan的电压低于正常相电压,Ubn、Ucn电压则大于58V,且小于100V,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两端有约70V电压,达到绝缘检查继电器起动值,发出接地信号并报警。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熔断器熔断或接触不良时,***信号屏发出“电压回路断线”的预告信号,同时光字牌亮,警铃响。查电压表可发现:未熔断相电压表指示不变,熔断相的电压表指示降低或为零。遇到这种情况,可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头(端子排)处有无松动、断头、电压切换回路有无接触不良等现象和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器是否完好,找到松动、断线处应立即处理;若更换熔断器后再次熔断,应查明原因,不可随意将其熔丝增大。
1.电压互感器的常见故障
对于电压互感器,发生较多的是由于设计结构不合理,致使铁芯穿芯螺栓在运行中电位悬浮而放电。电压互感器另一常见故障是绝缘支架不良,其次是端部密封不良而造成进水受潮。表1-1为油中气体分析检出25台电压互感器故障原因的统计。

2.电流互感器的常见故障
电流互感器的常见故障往往与制造缺陷有关,互感器进水受潮,虽然可能与制造厂的密封结构和密封材料有关,但是,也有维护管理的问题。一般来说,现场真空脱气不充分或者检修时不进行真空干燥,致使油中溶解气体易饱和或油纸绝缘中残存气泡和含湿较高。所有这些,都将给设备留下安全隐患。表1-2为45只电流互感器故障原因的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