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 0100-90851
(1)互感器误差的补偿:
①匝数补偿:我们从及I1W1=I2W2=两式可知、互感器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如若二次绕组比额定匝数W少绕WX匝,WX要补的匝数,当匝数补偿后二次侧电流将成反比例增大而达到补偿误差的目的。
②磁分路补偿:在双铁芯补偿中,只补偿匝数,虽然在10%Ib时对TA的误差能进行理想补偿。但为补偿数值的恒定,考虑磁分路的补偿、也相应减少辅助铁芯的戴面积。
③磁分路短路匝补偿:互感器的角差,是在10%Ib以下时变化较大,当采用磁分路补偿时,在对互感器的比差进行补偿的也对角差起到补偿作用。
(2) 互感器误差的补偿:
①减少绕组的阻抗和电抗,互感器的一、二次线圈导线截面积应按0.4~0.8A/mm2来选择。因电阻、阻抗与线圈每匝的长度成反比,为尽量缩小每匝长度、应采用园型铁芯为好。
②减少互感器的误差,铁芯内的磁通密度应取小。选择优质的铁芯材料,铁芯的连接紧凑,这可减少互感器的误差和空载电流及铁芯的损耗。
③为提高互感器的比差准确度,我们可适当调节一次绕组的线圈匝数。要想改进角差的准确度,我们可一次绕组的线径。当互感器的比差为负超差时,可适当减少一次绕组的匝数,使二次负载等于给定准确等级下额定容量一半时,差比值接近为零。当角差为正超差时,可适当减少一次绕组的线径(例如0.23mm2改用0.21mm2线径)。
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导线两端编号标记应清楚,标号范围符合规程要求。
2.二次回路导线或电缆,均应采用铜线,电流互感器回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电压互感器回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
3.电流互感器出口***端子排应选用专用电流端子,电流互感器不使用的二次绕组在接线板处应短路并接地。
4.盘、柜内二次回路导线不应有接头,控制电缆或导线中间亦不应有接头,如必须有接头时,应采用其所长的接线端子箱过渡连接。
5.电流互感器极性不能接反,相序、相别应符合设计及规程要求,对于差动保护用的互感器接线,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测定两臂电流相量图以检验接线的正确性
6.二次回路导线排列应整齐美观,导线与电气元件及端子排的连接螺丝必须无虚接松动现象,导线绑把卡点距离应符合规程要求。
7.二次回路对地绝缘应良好,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之间不应有混线现象。
8.电流及电压回路,均应在互感器二次侧出口处一点接地。电压回路应有熔断器保护。
2.电流互感器本体有无噪声、振动是否均匀、有没有存在严重发热、冒烟等现象,当然这些现象在负荷小时表现并不明显。
3.电流互感器(比方说常用的型号:BH-0.66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端子、元件线头有无放电、打火现象。
4.继电器保护发生误动或拒动。这种情况可在误跳闸或越级跳闸时发现并处理。电度表、继电器等冒烟烧坏。而有无功功率表及电度表、远动装置的变送器、保护装置的继电器烧坏,会导致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开路。
电压互感器是将高电压按比例转换成低电压,一次侧接在一次系统,二次侧接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在电压互感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电压互感器应选用符合***标准,并经有关部门鉴定为质量好的合格产品,准许进入电力系统的产品。
按要求的相序接线,防止接错极性,否则将引起某相的线电压或升高√3倍,或降低√3倍,引起错误计量。二次侧要可靠接地,以防一次侧的高压窜入二次侧造成危害,保证人身及电能表的安全。
要正确选择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指加在三相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上的线电压,应与供电线路的线电压相适应。选择时该额定电压应大于接于的被测电压的0.9倍,小于1.1倍。
对于电压互感器也要像其他计量设备一样,进行周期检查检验和现场检验。规程规定:高压互感器每10年现场检验一次,时间可选择在大用户配电设备每年一次的预防性试验时一起进行。
正确选择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容量(单位:伏安VA)。电压互感器的额定二次容量定义为:S2e=(U2e)2Y(VA)。其中Y为电压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二次所并接的电压线圈越多,实际阻抗越小,实际导纳越大,二次实际负荷就越重,一般电压互感器的U2e=100V。
二次侧严禁短路,否则造成一次侧高压熔断器熔断,计量停止,
我们知道,电流互感器即CT一次绕组匝数少,使用时一次绕组串联在被测线路里,二次绕组匝数多,与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等电流线圈串联使用,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等电流线圈阻抗很小,所以正常运行时CT是接近短路状态的。CT二次电流的大小由一次电流决定,二次电***生的磁势,是平衡一次电流的磁势的。若二次开路,其阻抗无限大,二次电流等于零,其磁势也等于零,就不能去平衡一次电***生的磁势,那么一次电流将全部作用于激磁,使铁芯严重饱和。磁饱和使铁损增大,CT发热,CT线圈的绝缘也会因过热而被烧坏。还会在铁芯上产生剩磁,增大互感器误差。***严重的是由于磁饱和,交变磁通的正弦波变为梯形波,在磁通迅速变化的瞬间,二次线圈上将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其峰值可达几千伏,如此高的电压作用在二次线圈和二次回路上,对人身和设备都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所以CT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允许二次侧开路运行的。
那么我们怎样发现CT二次开路故障呢,一般可从以下现象进行检查判断:
(1)回路仪表指示异常,一般是降低或为零。用于测量表计的电流回路开路,会使三相电流表指示不一致、功率表指示降低、计量表计转速缓慢或不转。如表计指示时有时无,则可能处于半开路状态(接触不良)。
(2)CT本体有无噪声、振动不均匀、严重发热、冒烟等现象,当然这些现象在负荷小时表现并不明显。
(3)CT二次回路端子、元件线头有放电、打火现象。
(4)继保发生误动或拒动,这种情况可在误跳闸或越级跳闸时发现并处理。
(5)电度表、继电器等冒烟烧坏。而有无功功率表及电度表、远动装置的变送器、保护装置的继电器烧坏,不仅会使CT二次开路,还会使PT二次短路。
以上只是检查CT二次开路的一些基本线索,实质上在正常运行中,一次负荷不大,二次无工作,且不是测量用电流回路开路时,CT的二次开路故障是不容易发现的,需要我们实际工作中摸索和积累经验。
检查处理CT二次开路故障,要尽量减小一次负荷电流,以降低二次回路的电压。操作时注意安全,要站在绝缘垫上,戴好绝缘手套,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
(1)发现CT二次开路,要先分清是哪一组电流回路故障、开路的相别、对保护有无影响,汇报调度,解除有可能误动的保护。
(2)尽量减小一次负荷电流。若CT严重损伤,应转移负荷,停电处理。
(3)尽快设法在就近的试验端子上用良好的短接线按图纸将CT二次短路,再检查处理开路点。
(4)若短接时发现有火花,那么短接应该是有效的,故障点应该就在短接点以下的回路中,可进一步查找。若短接时没有火花,则可能短接无效,故障点可能在短接点以前的回路中,可逐点向前变换短接点,缩小范围检查。
(5)在故障范围内,应检查容易发生故障的端子和元件。对检查出的故障,能自行处理的,如接线端子等外部元件松动、接触不良等,立即处理后投入所退出的保护。若开路点在CT本体的接线端子上,则应停电处理。若不能自行处理的(如继电器内部)或不能自行查明故障的,应先将CT二次短路后汇报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