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部分的构建
总体要求:应确保知识产权管理者代表***各职能部门,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知识产权的管理,编制和完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管理、技术标准,实施并持续改进,保持其有效性。
文件要求:文件要求总体要求包括三级文件:***级为纲领性文件,通过诊断得到知识产权方针、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分解目标);第二级为对知识产权的总体活动进行控制的知识产权手册;第三级为各部门对知识产权获取、或维护、或运用和保护过程中的依据或者形成的程序文件,以及产生的记录。
企业需要提供知识产权管理总则程序文件,以及文件清单、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文件借阅登记表等记录表单。
职责、权限和沟通部分,***高管理者需要通过颁布令指定知识产权管理者代表,确保体系的顺利运行。明确企业内部机构及其知识产权机构的职责,特别是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职责划分,制定职能分配表。
2、管理职责部分的构建
在管理承诺部分,***高管理者应做到***重视的原则,并且通过责任制划分:确定自己为知识产权的***责任人,保证体系的有效性。还需明确自身的责任,对于方针目标的制定和审批,目标应形成年度知识产权目标分解及考核记录,对于各部门职责的划分以及负责人的确认等,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配比协调,对于体系运行中的内审及管理评审的确保等。以此来确保企业知识产权的的顺利运行。
在体系策划过程,需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产权环境,对内应确保商标管理制度、专利管理制度、企业著作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总则、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的建立并运行;对外需明确企业的知识产权***、***控制程序、******及其他要求一览表,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避免造成知识产权的***等。
企业在运行知识产权体系过程中,***高管理者应定期***实施管理评审,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在评审过程中,需要按照知识产权管理评审程序进行实施,首先制定知识产权管理评审计划,随后评审结束后形成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报告,并对评审出的问题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改进表进行改正实施。
3、资源管理部分的构建
***高管理者应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配备资源,主要是指配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
***高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应该从任职条件、教育培训、人事合同、奖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控制。应该明确知识产权岗位的任职条件,可以通过《岗位任职要求》或《岗位职责说明书》中的岗位名称、职责、任职条件、薪资等内容进行审批,保证相应的人员有足够的能力胜任知识产权岗位。同时对员工按照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管理层级、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程度进行知识产权培训,促进员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增强知识产权意识。人力资源部要在员工的人事合同、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知识产权权属及保密条款。员工入职时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离职前进行知识产权事项提醒,并根据情况签署知识产权协议。***高管理者还应该依据《规范》要求制定《知识产权奖惩制度》,***大限度激励员工的创造力,明确奖励与惩罚的依据。
***高管理者应该为知识产权部门及知识产权工作人员提供开展工作所必须的办公场所、办公用品以及软硬件设备。
为了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进行,***高管理者还应该配备财务资源,应设立知识产权日常工作经费及专项经费。日常工作经费用于部门的正常运行,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维持、检索、分析、评估、***和培训以及知识产权激励等事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设立知识产权风险准备金。建立知识产权费用预算表、知识产权费用支出表对费用的预算及支出进行记录并保存。
***高管理者还应该批准建立收集信息的渠道,使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及时获取到所属领域、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分析加工,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4、基础管理部分的构建
基础管理是以知识产权本身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包括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保护四个环节,另外还包括企业各类合同的知识产权条款管理及保密信息的管理。
获取: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制定知识产权获取目标,并明确知识产权获取方式。获取之前应该进行相应的检索,以保证申报的有效性,申报的整个过程应该保留原始记录。另外要保证相应发明人、设计人员的署名权。通过以下文件进行获取环节的控制:立项研发知识产权控制程序、知识产权申请控制程序、知识产权检索控制程序、知识产权检索申请表、知识产权检索报告、知识产权申请审批表、知识产权申请台帐、知识产权引进项目台账
维护:知识产权的维护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日常维护、评估以及后续措施。对于已经拥有的知识产权,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档案,依据知识产权的种类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管理台账,如专利管理台账、商标管理台账。另外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定期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考虑继续维护还是放弃。如条件允许,可以对知识产权进行分级管理,如专利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按照其对企业的贡献程度等因素以重大级、重要级、普通级分级管理。通过知识产权评估控制程序、知识产权维护控制程序、知识产权管理台帐(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有效性评估报告、知识产权变更放弃申报审批表等文件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