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桥梁支座的构造应符合上部结构的理论计算图式,如支承压力通过一个固定点传递时,支座应设计成只能容许结构端部转动而不能移动的固定支座;如支承压力通过一个固定点且作用在一定的方向传递时,则应设计成既能转动又能移动的活动支座。梁式桥支座有水平双向固定支座(即固定支座)、水平双向活动支座(或称双向活动支座)、水平一向固定一向活动支座(即活动支座)三种,其布置根据桥梁宽度而定。



固定支座起着饺的作用,他允许桥梁结构在沿着线路的竖直平面内自由地转动.活动支座除了能自由地转动外,还应允许在活载及温度变化时,梁端可纵向水平移动,简支梁桥,按其静力图式应在其一端设置固定支座,另一端设置活动支座.对于铁路路梁桥梁,由于制动力影响较大,固定支座与活动支座的布置应根据以下原则,
1、 对桥跨结构而言,使梁的下弦在制动力的作用下受压,并能抵消一部分竖向荷载下弦产生的拉力。
2、 对桥墩而言,让制动力的作用方向指向桥墩中心,并使桥墩顶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受压,在制动力作用下受压而不是受拉。
3、 对桥台而言,让制动力的作用方向指向河岸,使桥台顶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受压,并能平衡一部分台后填土压力。
4、 根据上述原则,《铁路桥梁设计规定》规定,固定支座的布置,在坡道上应设在较低的一端,在车站附近,应设在靠近车站的一端,在区间平道上,应设在重车方向的前端,当上述规定相互抵触时,则应按水平力作用影响较大的情况设置,即应先满足坡道上的需求



(1)球冠圆板式橡胶支座[[1]是改进后的圆板式橡胶支座,保留了变形各向同性的优点,其中间层钢板和橡胶布置与普通圆板橡胶支座相同。
(2)橡胶支座顶面采用纯橡胶球冠,球冠中心橡胶厚度为6-8 mm,球冠边缘距支座边缘15mm以适应3%-4%纵、横坡下梁与支座接触面的中心趋于橡胶支座中心,通过纯橡胶球冠的变形使结构受力逐渐扩散传至下面几层钢板和橡胶层,以改善支座边缘受力集中而导致***的可能性。
(3)橡胶支座底面加直径2.5 mm的半圆形纯橡胶圆环,达到调节支座底面受力状况以改善或避免支座底面脱空现象的产生,使支座底面受力均匀,同时起到增加支座底面摩阻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