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糖酸钠也可直接由葡萄糖发酵而得。此时,发酵基持的组成可为:葡萄糖250~350g/L,七水***镁0.2~0.3g/L,磷酸氢二铵或尿素0.4~0.5g/L。 此基质须进行灭菌处理。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为30-32度,pH用30%~50%氢1氧化钠的办法控制为5.5-6.5,发酵过程持续40~100h。然后,通过过滤和洗涤除去微生物,活性炭脱色,再过滤,浓缩结果或喷雾干燥而得成品。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混合后如果在过段时间内凝固很容易影响后期施工,尤其是在现代工程建筑过程中,很多地方的混凝土是在厂区混合后运输到施工地点,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内混凝土凝固就会导致施工无法进行,这时候就会需要添加混凝土葡萄糖酸钠外加剂进行缓凝,增强混凝土的塑化性能。
葡萄糖酸钠的掺量达到了一定的量就会造成混凝土出现混凝或超时凝固的现象,同时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和56天抗压强度也就相应会降低。过多的葡萄糖酸钠的掺量会使在标准时间内水分含量超过***标准,强度降低。同时水泥的质量也关系到了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强度,如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含碱量、矿物组分含量、新鲜程度,以及掺和料的品种和质量都关系到凝固时间。

均相化学氧化法。结晶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催化剂,控制一定的温度,滴加次氯酸1钠溶液,同时滴加离子膜液碱来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使平衡向生成葡萄糖酸钠的方向移动。使用该方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具有转化率高,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中间步骤多,副产物多,产物难于分离,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电解氧化法。该方法是在电解槽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再加入适宜的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一定电流密度下恒电流电解。其工业参数的确定因加入电解质的不同而异。电解氧化法虽然克服了生物发酵法和均相化学氧化法的某些缺点,但在工业生产中能耗大,不易控制,因此工业化生产中很少采用。
多相催化氧化法。配制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加入于四口烧瓶中,称取适量催化剂加入到此烧瓶中,恒温。该法工艺简单,反应平稳,易于控制,反应条件温和,其葡萄糖转化率在9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