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汁肉,始于战国时期的韩(韩国,时称“寒肉”),兴于秦,盛于唐。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目前已成为遐迩闻名的“中华名小吃”。 西安腊汁肉的正宗是“樊记腊汁肉”,它秉承传统工艺,制作十分考究,需选用上等猪硬肋肉,加大香、桂皮、***等20余种作料,在的炊具里,用陈汤焖煮五、六个小时后方可出锅。其肉质鲜嫩,色泽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美誉,吃时夹入刚出炉的白吉馍。这种的传统“虎背铁圈菊花芯”白吉馍,皮薄里虚,两面鼓起,夹上腊汁肉,馍吸纳了腊汁肉的醇香,腊汁肉的油又渗入馍中,咬在嘴里,不仅不油腻,而且那浓醇酥香的滋味,立即渗入你的每一根味觉***,随之弥漫于全身,绵远悠长,经久不绝。特别是这种既有主食,又有副食,到了饭口即买即吃,一顿饭也用不了十多分钟,而且物美价廉,被誉为东方式快餐,“不似汉堡胜似汉堡”,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平时我们吃的肉夹馍,以为就是简简单单的馍夹肉,没想到这么学问这么多品类这么多讲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肉夹馍。肉夹馍和馍夹肉确实很令人纠结,其实也不难理解这与古汉语有关。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买主为了强调肉美,也顾不得语言规范,直呼其为肉夹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陕西话说“馍夹肉”就是“没夹肉”的意思,你脑补一下场景你问老板卖的啥,老板告诉你“没夹肉”,你心想没有肉还这么贵,你会买吗?
白吉馍的做法
用料:中筋面粉500g / 酵母7g / 泡打粉5g / 温水270g / 盐3g
1.面粉加酵母泡打粉盐混合均匀后加入温水
2.揉制成表皮光滑的面团后醒发约1小时(表面盖湿布或保鲜膜)
3.把面团揉成5厘米宽的长条,均分为6份
4.将小面团揉成长条,再擀成长方形。卷起来竖立,再慢慢往下压,压成1.5厘米厚的饼
5.平底锅开火,加热,放入面饼,中火烙至带点***,转烙另一面
6.把烤好的面饼,用刀在一边划开至3/4面饼,夹入切好的酱肉碎、青椒碎、撒上香菜末,淋上一匙肉汁,再来点红油即可
小贴士:白吉馍烙好后入烤箱烘烤,模仿了饼炉的内膛烘烤功能,可以使白吉馍做好后外酥里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