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炉限产强于预期,焦炭需求端短期承压
从8月底到9月底的时间尺度上看,247铁水代表的高炉产量从229.4万吨回升至232.3万吨,而反观螺纹的产量,则从360.6万吨下降至344.85万吨,本轮螺纹减产主要来自于短流程的结论显而易见。短流程造成的产量缩减从供给端推升了钢厂的利润***,而高炉端的高开工并没有对焦炭的需求造成太大影响。甚至在利润抬升后,高炉还有进一步扩产的意愿,这一点从8月中旬至今铁矿石疏港量的回升上也能得到验证。原料需求的回升也是焦企***轮提涨的筹码之一。
然而,这种“电炉减产-钢厂利润抬升-提供高炉扩产空间-焦炭需求扩张-抬升焦价”的模式存在两种隐患。***,在螺纹终端需求旺季存在支撑,且废钢价格不出现坍塌的前提下,钢价水位抬升至短流程成本线上后,电炉开工也会自然回升,高炉扩产空间被压缩甚至主动减产。随着终端需求的逐步走弱,成材库存再度出现累积,价格下行带动利润收缩,***终传导至焦价的共同下跌。
第二,即目前的高炉端被动限产造成的原料需求削减。从目前各地公布的限产政策来看,大庆期间各地港产的限产将带来15.4万吨/天的焦炭需求缩减。占焦炭表观需求的12%左右。虽然大庆期间钢焦企业均有限产政策,但唐山高炉停产50%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了11月中,限产强度超出了市场预期,若限产严格执行将严重影响钢厂采购原料的积极性,导致焦炭阶段性供过于求,原本焦炭***轮提涨在节后落实的预期也变得愈加渺茫。
总的来说,从需求端来看,10月上旬之前焦炭需求将受高炉限产的影响而被明显压制,若限产持续严格执行,焦炭将继续阶段性累库,不排除***轮提涨落空的概率也将加大。若大庆后到11月中旬唐山限产不及预期,叠加往年10月底之前螺纹需求仍有支撑的季节性规律,焦炭受需求端的拉动或有企稳上行的可能。
但中长期来看,随着近期钢价回升到部分电炉的成本线上,电炉后期开工率上行的概率正在不断加大,高炉扩产空间也将被压缩。而随着终端需求的逐步走弱,成材库存再度出现累积,价格下行带动利润收缩,***终传导至焦价的共同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