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焦炭成本支撑减弱,钢焦利润传导逻辑失效
其实在今年的6月22日,唐山也因空气质量问题发布过停限产通知,根据当时文件的要求,8月1日以前,绩效评价为A类的首钢迁钢,沿海区域的首钢京唐、文丰钢铁、唐钢中厚板、德龙钢铁、纵横钢铁,烧结机(球团)、高炉、转炉、石灰窑限产20%,除此以外,全市其他钢铁企业烧结机(球团)、高炉、转炉、石灰窑限产比例不低于50%,高炉扒炉停产。根据该文件的停产要求简单测算,唐山限产约影响铁水日均产量12万吨,同样制约了焦炭的需求。
该文件出台后,在焦炭现货处于提降趋势的情况下,盘面出现了钢焦价格普涨的格局。反观本轮限产的盘面走势却出现了成材和原料分化的局面,我们认为造成市场对两次高炉限产的反应差异如此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焦煤盘面的大幅下跌使得焦炭成本支撑预期坍塌,焦企利润“被动回升”。在短期焦炭供需偏松的情况下,市场没有理由给出钢厂利润再向焦企传导的预期,钢焦价格在高炉限产的情境下普涨的逻辑也因此失效。
年初至今,澳洲一线主焦的到岸价从1月底的208元/吨跌至***新的154元/吨,跌幅达35%。并且各项指标都更***的澳洲主焦已经同蒙煤倒挂。目前澳洲二线主焦折仓单价1130元/吨左右,而蒙5仓单价在1370元/吨左右。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澳煤的大幅下跌与世界范围内钢铁产业的量价齐跌有直接关系,世界粗钢产量从5月的1.63亿吨下降到了7月的1.57亿吨,降幅4.1%。而各主要***的钢铁价格指数也在缓慢回落,中国仍是价格高地。世界范围内炼钢原料需求的弱化对澳煤价格形成了很大压力,使得进口澳煤的成本优势凸显,这一点从8月澳洲炼焦煤累积进口量同比增加8%上也能得到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