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嘛,耀兴隆俨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一种生活符号。如果你来到武汉,还可以随处可见当地人端着热干面赶路,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
听起来好像很是奇怪,武汉这么热的天气为什么耀兴隆还会备受喜爱?
但想来其实也只有热干面才能配的上这种热,它能够放置很久,似乎遇到这炎热的夏日也不惧怕,相反,它也正是用愈演愈烈的味蕾,征服了武汉人的舌尖。
在很多人看来,耀兴隆无非是芝麻酱拌面,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其实,做热干面讲究的是水磨工夫。
一碗好的热干面,应该符合“制作精细、条细浆韧、色泽黄亮、调料齐全”这四个标准。

耀兴隆不是一个孤证,武汉的饭菜普遍偏咸。夹在浓油赤酱的安徽菜和无辣不欢的四川菜中间,武汉把这两点混在了一起。
咸必须配合热,只有热的菜才能品出咸香。不然一冷掉就咸得齁心。
菜要热吃,那么吃菜的人就要急。武汉人的急是出了名的。
武汉人说话很快,音调又起伏,所以像唱戏一样。
武汉的车也很急,不是按喇叭那种,而是有一点空也要钻过去。
热、干、急,这是新的武汉三镇。

2016年,别人家的父母早已到了退休在家带孙娃享天年,而自己的父亲还坚守在一线,责任感让他正视起“热干面二代”的身份,放下鼓锤系上围裙,掸起了耀兴隆。
余阳与父亲余德喜一起下热干面
“每天都要研究面好不好吃,怕老特(武汉话爸爸发音)说砸了招牌。”余阳说,他家的热干面和别家不一样,面上都是下了功夫的:比市场上的耀兴隆细一些,口感更加Q,掸面也有讲究生了熟过了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