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瓶是由瓶体、瓶帽、瓶阀、防震胶圈等组成,其中瓶阀、瓶帽、防震胶圈是气瓶的安全附件,对气瓶的安全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气瓶
气瓶装有两个防震圈,是气瓶瓶体的保护装置。气瓶在充装、使用、搬运过程中,常常会因滚动、震动、碰撞而损伤瓶壁,以致发生脆性***。这是气瓶发生暴炸事故常见的一种直接原因。
2.瓶帽
瓶帽是瓶阀的防护装置,它可避免气瓶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坏瓶阀,保护出气口螺纹不被损坏,防止灰尘、水分或油脂等杂物落人阀内。
3.瓶阀
瓶阀是控制气体出入的装置,一般是用黄铜或钢制造。充装可燃气体钢瓶的瓶阀,其出气口螺纹为左旋;盛装助燃气体钢瓶的瓶阀,其出气口螺纹为右旋。瓶阀的这种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可燃气体与非可燃气体的错装。
气瓶的暴炸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氧瓶氢瓶混充,***气瓶检测机构,没有专瓶;2.不留余压气用尽,燃气回灌隐患存;3.违反规程操作,不按规章作业;4.氧气含水入瓶,腐蚀钢瓶变薄;5.买卖失效钢瓶,超期不检仍用;6.野蛮装卸碰撞,曝晒升压致爆。
引起气瓶事故的原因包括哪些
5违反规程操作,不按规章作业
有些事故是不按操作规程、偉章作业造成的,如超压致爆、开关阀门动作过快、带油脂作业、瓶子不检超期使用、未禁烟火等等。
6大循环大周转,不检验不登记
现在不少氧气厂站,气瓶大循环、大周转,加上管理不善,进来的瓶子不检验不登记,没有余压也充,***气瓶检测费用,色标不明也充,无序混乱,出了人命事故,来龙去脉搞不清,没有气瓶档案,也就无从查究。
7氢氧产品不纯,氢混氧、氧混氢
水电解隔膜不严密,氧气里渗透进氢气,或氢气里渗透进氧气,品质不纯,在使用时达到氢氧混合暴炸极限,就会发生事故。有人说,从氢氧站充来的氧气“靠不牢”,也有道理,应引起到水电解的氢氧站拉氧气者的注意。
8氧气含水入瓶,腐蚀钢瓶变薄
氧气带水,钢瓶内残余水又不按时倒掉,就越积越多,使钢瓶遭腐蚀,壁厚减薄,出现“界面腐蚀”。有几例瓶爆事故,口就发生在腐蚀界面(界面暴破)或壁厚减薄处(薄壁暴破)。要特别注意接触海水作业的气瓶,瓶检周期为两年,要求空瓶余压大于0.2MPa。例如1996年5月13日,烟台气体压缩机总厂一只氧气瓶发生暴炸。原因为瓶体受到严重腐蚀减薄,蕞薄处仅1.8mm,气瓶又经曝晒,气体压力升高,***气瓶检测,在薄弱处致爆(爆前没有作定期检验)。再如1996年9月4日,天津华北氧气厂一只正在充装的氧气瓶暴炸。经调查,为接触海水作业的气瓶,有海水倒灌人瓶,使瓶壁腐蚀减薄(蕞小壁厚处仅2.2mm)所致。

二、储存、保管安全管理1、气瓶存放场所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仓库距离有人建筑必须大于15m。2、仓库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远离明火,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3、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繎物品;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4、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5、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措施,避免阳光曝晒,氧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库内温度不得超过40℃。6、仓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室内不设电器装置,必须选用防爆型电灯,***气瓶检测步骤,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存储场所应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7、仓库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8、仓库内必须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縷化碳灭火器。9、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等。10、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11、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并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12、严禁气瓶与氧气瓶及易繎物品同室储存。

***气瓶检测步骤-德航特检-***气瓶检测由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提供。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是从事“气瓶,安全阀,呼吸器,油气回收,空气与废气,泄漏检测等”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