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可以降低镁含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铝含量。本章主要针对FCC催化剂基质的使用条件对海泡石进行酸改性和铝改性,考查了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海泡石脱镁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海泡石改性对其表面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查了外加铝源酸改性海泡石对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影响。
改性海泡石的制备

反应时间对海泡石脱镁率的影响
在室温下,固定酸浓度(3 mol/L盐酸)和固液比(1 :20 (/ml)),考察改性时间对海泡石脱镁率的影响,如图2-3所示。结果表明,海泡石的脱镁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大幅增加,这说明海泡石的脱镁过程是一个渐进反应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镁离子逐渐被浸除。考虑到FCC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确定反应时间为2.5 h.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海泡石适合做FCC催化剂的
佳改性条件为:以盐酸进行改性,酸浓度为1 molL,反应温度80°C,反应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海泡石的脱镁率约为27%。
改性海泡石的红外光谱吸收
图2-5为酸处理海泡石的红外光谱图。海泡石结构中,3700~3000 cm-1波段内的较强吸收带是由羟基伸缩振动引起的,1700~1600 cm-'吸收带反映了分子水中羟基的弯曲振动,1660~1650cm-'吸收带是沸石水中羟基的弯曲振动,1200- 900 cm-1处很强的吸收带是Si- 0 -Si伸缩振动的表现, 600~ 400 cm-l波段内很强的吸收带是由Si- 0弯曲振动引起的[0。图中a、b、C、d和e依次为海泡石样品Sep-6、 Sep-10、 Sep-16 和Sep-26的红外图谱,图中3675 cm-1l 处Mg--OH基吸收带以及3630cm-'和3551cm^I处结晶水中的羟基吸收带均逐渐减弱,而3414 cm~-处Si- OH基振动峰增强。这说明了在酸改中,随改性程度的增加,H*逐渐取代了按八面体配位的镁离子,逐渐失去海泡石中的Mg OH和与Mg相配位的结晶水。在改中还伴随着Sir -OH基的产生,这是由H*与Si-O骨架形成的。这与XRD分析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