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鹇(学名:Lophura swinhoii)是雉科、鹇属一种大型雉类。体长50-80厘米。雄鸟头颈黑色,羽冠白色,有时杂以黑斑;脸红色,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额部肉冠和脸部肉垂亦为红色;后颈和颈侧蓝黑色;肩赤红色;翅上覆羽及外侧次级飞羽黑色,具金属绿色羽缘;初级飞羽暗棕褐色,次级飞羽和覆羽黑褐色;尾羽***一对白色。黑褐色,胸及两胁具金属暗蓝色光泽。雌鸟头顶至后颈红褐色。外侧7对尾羽暗栗色,微缀黑色。颏、喉淡褐色,胸红褐色,其余黄褐色,密被黑色“V”字形斑和细小黑色虫蠹状斑。嘴角色,***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脚和趾红色,雄鸟具距,颜色为角色。
栖息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茂密的原始阔叶林和成熟的次生阔叶林为喜欢。留鸟。常单独活动。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果实、种子以及根和苔藓为食。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台湾本岛山。
棕颈犀鸟(学名:Aceros nipalensis)大型鸟类,体长约122厘米。嘴形巨大而向下弯曲,无盔突。雄鸟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喉囊红色,头、颈、胸橙棕色,腹栗色,外侧初级飞羽具宽阔的白色,尾靠的一半全为白色。雌鸟头、颈和黑色,脸部皮肤淡蓝色。野外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容易识别。
较其他犀鸟更喜山区环境,栖于海拔600~1800米的常绿林。
雄鸟头具头发一样的羽冠。整个头包括羽冠、颈和胸橙棕色,到腹部和其余逐渐变为栗色。背和翅黑色具绿色光泽,初级飞羽白色。尾基部一半黑色,端部一半为白色。上嘴黄白色,近基部两侧有大约5道横行黑色雕纹,下嘴基部橄榄色,端部乳白色,眼周皮肤亮蓝色,嘴基部皮肤蓝紫色,其后有一大的肉。喉部分亮红色,喉基部绀青蓝色。
白腹军舰鸟(学名:Fregata andrewsi)是鹈形目军舰鸟科的鸟类。全长约95厘米。为大型热带鸟类,喉部有喉囊,用以暂时贮存所捕食的鱼类。上体黑色,具绿色光泽。喉、颈、胸黑色,具紫色光泽。腹白。嘴黑,喉囊红色。雌鸟和雄相似,但胸和腹白,嘴玫瑰色。数量很稀少,估计全世界的总数尚不足1600对。热带海洋鸟类,飞翔极为迅捷和灵巧,不善陆行,也不善于游泳。取食主要在空中进行,捕食时,能贴在水面上飞行,追逐漂浮在水面上或飞出水面的鱼类。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澳盾森林防火系统厂家由广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澳盾森林防火系统厂家是广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