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无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早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







3.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d?d岁星(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 此外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在诸星神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