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育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5岁***如果养成习惯性有意说谎的不良品质,无疑将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在有意说谎发展的萌芽阶段就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一)重视“次说谎”,防微杜渐
1、抓住***说谎时的矛盾心理。***说谎的实质是***出于恐惧心理所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的措施。***次说谎时内心其实很矛盾,想认错但又害怕失去信任,缺乏认错的勇气。此时,***应消除***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抓住***次说谎时的矛盾心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善于“察言观色”。与其他认知任务一样,有意说谎会占据个人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导致对问题反应的潜在时间延长,***有意说谎时所出现的认知与情绪表现会***说谎的线索,从而出现更多的停顿和言语错误或表现。如果任其说谎,以后***的说谎水平会逐渐提高。因此,***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说谎的行为。
如何处理儿童逆反心理
1、冷却法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情绪强烈激荡时,父母不要恼怒,***心理健康,不可"针尖对麦芒",以任性对任性,否则会火上加油。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当孩子以哭作为***来威胁时,不要心软,可以让他哭一阵,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教育诱导。
2、温暖法
父母要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孩子,经常和他沟通,做他的贴心人。一旦发现他有细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3、刺激法
要掌握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如有意识地说"你不会穿衣服,是不是?""你不会说礼貌话,对不对"之类的话来刺激他。
4、心理***法
帮助指导孩子客观地了解自我,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培养良好情感和锻炼意志,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儿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真正科学地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划分发展阶段,迄今尚未适当解决。目前社会公认的有如下几种划分。
按生理特点划分:新生儿(0~1个月),乳儿期(1岁以内),***期(1~3岁),***期(3~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1~15岁),青年期(14~17岁),成年期(18岁以后)。
按教育学制划分:先学前期(托儿所,3岁前),学前期(3~7岁),学龄初期(6~12岁),学龄中期(11岁~15岁),学龄晚期(14岁~18岁)。
按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划分(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直接情绪***往活动(0~1岁),摆动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础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活动(11~15岁),***学习活动(15~1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