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D在表胶系统中使用容易出现的问题
,浆内施胶的瓦楞纸和箱板纸,通常不会返潮,原因就是所有的纤维都被AKD保护了,所以水蒸汽无法接触到纤维,自然不会返潮。但是浆内施胶的量比较大,成本要超过30元/吨纸;况且,AKD浆内施胶留着率低,易水解产生胶粘物。
第二,SAE表胶纸,通常也不会返潮。当然,也有返潮的,是因为其薄膜不好。只要表胶设计合理,SAE类表胶纸不返潮;其道理就是,“雨衣”的概念,既不透水也不透气;
第三,AKD表胶纸,返潮风险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就是,AKD只保护了表面的纤维,内部纤维依然会吸水;再一个,AKD在表面不会形成连续膜,被保护的表面纤维不会吸水,但是纤维之间留有空隙,水蒸汽能够进去与内部纤维结合而“返潮”,就像“哥伦比亚冲锋服”一样,防水但透气;所以,用水滴在纸上观察渗透读秒的办法判断施胶好坏,并不科学;科学的方法,应当把纸张放在“***房”,观察SAE表胶纸和AKD表胶纸,哪个水分快超标,自然其环压就下降了,这才是真正检验返潮的方法。





中性施胶剂的用量
使用中性施胶剂施胶时,用量上有一特点,如图所示:中性施胶剂施胶曲线有个低加入量,低入该量几乎无施胶效果,而当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施胶度会发生突跃, 此为低极限用量,以后随着用量加大,施胶度增加。但达到一定的用量后施胶度增加偏幅度变小。
对一般文化用纸而言:8-10kg/t纸,对绝干计即可满足要求,不宜过高。当施胶度不佳时,应找出内在原因,不可盲目提高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
中性施胶剂是反应型的施胶剂,施胶剂起效较慢,需要一定的熟化时间(一般24小时 后)才能达到终的施胶度。下机时检测施胶度应将纸样放在110度下烘5分钟,加快熟化后测定。要达到所需的施胶效果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先按中性施胶剂绝干用量上限(如 0. 25%)加入,然后逐步下调,直到少量为止。也可根据小抄纸的加入量进行调整。
中性施胶剂乳液的贮存及质量控制
由于AKD分子的活泼,中性施胶剂乳液一生产出来后即开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没有施胶作用的酮类化合物。另外由于乳液稳定性的差异,在存放过程中也会出现增稠(粘度增大到50mpa. 50mpa.s以上),严重时会出现用气泡、分层等情况。如果发现中性施胶剂乳液贮存过程中粘度严重增加;出现絮凝:滴入水中成团下降或分散不佳或向上浮起; 上下摇晃乳液泡沫不易消失;Zeta电位下降至变成负值,则此中性施胶剂的乳液不能再使用。
乳液贮存温度以5?30"C为宜,避免在阳光中曝晒,要尽量缩短乳液存放时间,使用在保质期内的新鲜乳液,货物***先出。
使用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外观细腻,乳液无“挂环”现象,在水中能均匀分散,不出现絮凝。
⑵ 粘度要正常,以10%中性施胶剂乳液为例,粘度在30°C以下应稳定在20 mPa.s 以下。
(3) Zeta 电位约为 + 15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