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民主型。这种家庭的父母对***是严格的,而同时又是能理解***且充满爱的,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并能接纳孩子合理的意见和想法。他们会以尊重和充满爱的态度对待***,因此***是自信快乐的,有一定社会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例如:邻居六岁的月儿曾经按照她父母的意愿开始学习书法,在父母的督促下,她每天进行书法练习,虽然在书法上有了一点进步,但是在学习时总提不起精神来,一段时间后,他父母也觉察到了这一点,便找她谈话,她向父母说出了她的真实想法,说自己大的兴趣是学弹钢琴。父母非但没有训斥她,反而尊重她的选择,满足了她的要求。正因为有了兴趣,她弹琴非常自觉,并且在弹奏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把每首曲子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如何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家长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和谐的家庭气氛
四)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尊重与要求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依存性”——即10与1之比。也就是说,要在10倍地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要求之。
爱是父母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基础。家长通过无私的爱去感化孩子。他们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既不一味地溺爱、孩子,也不过分地限制、压迫孩子,而是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爱。只有将感情与理智相结合地施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障碍。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严格的要求是认真有效的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倘若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便会使他们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因此,千万别硬性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要求,注意给孩子减轻过重的精神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