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硬砂
自硬这一名称起源于1950年初瑞士人发明的油氧自硬,即采用干性油,如亚麻油、桐油等加入金属干燥剂及氧化剂配制而成。采用这一 工艺,砂芯在室温下存放数小时可硬化到脱模需要的强度。当时叫室温硬化、自硬、冷硬。但未达到真正的自硬。因为制成的型芯,铸件表面多肉缺陷的原理,在浇注前还需要烘干数小时达到完全硬化。
“自硬砂”是铸造行业采用化学粘结剂以后出现的术语,其含义为:
1.在混砂过程中,除加入粘结剂外,还加入能使粘结剂硬化的固化剂;
2.用这种型砂造型、制芯后,不再对铸型或型芯进行任何旨在使其硬化的处理,铸型或型芯即可自行硬化。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逐步发展了不用烘炉的真正自硬法,即酸固化的呋1喃树脂或酚醛树脂自硬法等。
因此,自硬砂概念适用于一切用化学方法硬化的型砂,包括自硬油砂、水玻璃砂、水泥砂、鳞酸铝粘结剂和树脂砂等。
作为自硬冷芯盒粘结剂,呋1喃树脂砂在我国是应用早、目前也是应用的一种人工合口成粘结剂砂。机械部于1990年起,将呋1喃树脂砂列为***推广项目。经过近30的研究与开发,呋1喃树脂的质量大幅度提高,型 砂中树脂加入量一般为0.7%---1%,砂芯中加入量一般为0.9%--1%,呋1喃树脂中游离醛和含量也由过去的0.8%--1%降至现在0.3%以下。有的厂已降至0.1%以下。自硬呋1喃树脂砂无论生产工艺和铸件表面质量都可以达到国际水平。
为了克服部分薄壁铸钢件使用自硬呋1喃树脂出现裂纹,近年来,酚脲烷树脂和碱性酚醛树脂砂也逐步在铸造生产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类常用铸件的工艺不足分析+改进方法!
铸件错箱缺点少铸件结构所有设定于底箱,即用图5至图8所示的铸件浇注部位及铸件分型面设定计划方案,铸件所有(或绝大多数铸件结构)由下型铸出,有内壁结构的铸件也可以用砂芯或上型“砂胎”较的***后铸出。不难看出,用图5至图8所示的分型面设定计划方案比对于铸件用图1至图4所示传统式的浇注部位锻造工艺计划方案铸出的铸件,防止了或合理地减少了铸件错箱缺点的造成,大大的地减少了因为铸件规格不过关而致使的铸件不合格率。2.5铸件加工余量少铸件结构所有设定于底箱、及造就加工工艺标准将铸件所有结构或铸件关键结构设定于底箱,用图5至图8所示的铸件浇注部位及分型面设定计划方案,盘锦离心铸造,可不错地减少铸件的加工余量,减小(少)铸件飞刺。减少铸件的加工余量,具体表现在下述一些层面:其一,铸件结构所有(或关键结构)设定于下型,仅有上模一个方位的“拔模”倾斜度及错箱的概率小,其铸件侧边的加工余量可适度减少;其二,因铸件的浇冒口设定于图5至图8所示的浇注部位的铸件墙顶(即分型面或生产加工面),可以免除图1至图4所示铸件传统式的锻造工艺计划方案在一些铸件的非生产面设定冒口而提升的“加工工艺”加工余量。减少铸件飞刺,离心铸造的工艺流程,具体表现在铸件结构所有(或关键结构)设定于下型、其分型面在铸件墙顶,离心铸造的应用,可降低(小)50%上下分型面在铸件中间时传统式的“防压环”结构,因此铸件用图5至图8所示的铸件浇注部位及分型面设定计划方案相比图1至图4所示传统式的浇注部位锻造工艺计划方案少降低40%~50%的铸造飞刺。
覆膜砂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冷法覆膜、温法覆膜、热法覆膜三种,目前覆膜砂的生产几乎都是采用热覆膜法。热法覆膜工艺是先将原砂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分别与树脂、乌1洛托品水溶液和硬脂酸钙混合搅拌,经冷却破碎和筛分而成。由于配方的差异,混制工艺有所不同。目前国内覆膜砂生产线的种类很多,手工加料的半自动生产线约有2000~2300条,电脑控制的全自动生产线也已经有将近50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例如xx铸造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可视生产线,其加料时间控制精1确到0.1秒,加热温度控制精1确到1/10℃,并且可以通过视频时时观察混砂状态,生产效率达到6吨/小时。




盘锦离心铸造-神通新材料-铸件表面多肉缺陷的原理由承德神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铸造型砂,覆膜砂,烘干砂,焙烧砂,环保覆膜砂,压裂天然石英砂”选择承德神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多年来,神通新材料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联系人:周经理。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函,亲临指导,洽谈业务。神通新材料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