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高锰钢的冶炼稀土高锰钢在电弧炉中冶炼时往往有氧化法和不氧化法两种工艺。它们与普通高锰钢的冶炼方法基本相同。现就常用的氧化法冶炼工艺而言,必须做到下述几点:
(1)配碳量应保证氧化期脱碳量在0.30%以上;(2)炉料熔化到60%~80%以后,扒推料并加助熔碎铁矿石为料重的1%左右;(3)熔化期总渣量为钢液质量的2%~4%,氧化期为2%~5%;(4)化清后,若熔池中磷高时可流渣或扒渣,若碳低时可先增碳后再氧化;(5)测温时间不少于20s时,加矿石氧化,山东树脂砂,每批矿为料重的1%~1.5%。两批间隔时间为6~7min,分2~3批加入1%;(6)一批矿石加入5min后搅拌,待碳合乎要求后,加锰铁调整碳的成分,使钢液中锰含量达到0.20%以上;(7)清洁沸腾后3~5min搅拌,取样分析[C]、[Mn]、[P],并使P<0.02%。(8)熔池平静,用秒表测定温度,不少于45s时,哪里的树脂砂质量好,可扒除全部氧化渣;(9)出渣后迅速加稀薄渣料,渣量为料重的2%。石灰:萤石=1:1,并加0.3%Si-Fe,1%Mn-Fe;(10)稀薄渣形成后,加入烘烤过的Mn-Fe,使终[Mn]达到中下限;(11)加入Mn-Fe后搅拌,并加入还原渣料3%~4%。石灰:萤石:碳粉:硅铁粉=4:1:1.5:1,使形成弱电石渣,并关闭炉门15min左右,搅拌取样分析[C],[Si],[Mn],[P];(12)每隔5~7min加一批碳粉和硅铁粉,保持炉内呈还原性气氛,并用石灰调渣;(13)还原后期取渣样分析,要求(MnO)+(FeO)≤1.5%;(14)钢液化学成分合格,渣样呈白色,待超过45s后准备出钢。出钢前往炉中插Al(吨钢1.5kg),然后加1号稀土合金(吨钢6kg)左右(也可加入钢包内),即可出钢。





常见铸造缺陷的成因与消除
一 气孔
1、产生原因
金属液中的气体未释放出来和铸型内的气体***进金属液中,从而滞留在凝固后的铸件之内。
(1)金属液中的气体来源 劣质炉料含泥沙、油垢、锈蚀及湿气等,熔炼中生成大量的O、H、N等气体和渣釉;炉温低;精练不够;浇注温度低,浇注时间长及浇注速度慢、浇包潮湿等。上述因素,都促使金属液表面过早形成氧化膜而凝固,气体虽然挣扎着向外逃逸但却无法实现。反映在铸件上则成为向上的“梨形”气泡,梨把朝内。气孔表面光滑。通常称这种气孔为“析出性气孔”(图2)。在薄壁件的表皮下或外观形成密集的小圆孔或针1孔。
(2)型腔内气体来源
砂型水分≥4.5%,死灰>12%,透气性差;水玻璃砂未干透(仅吹C O2是不够的);树脂砂的树脂量>1.8%,固化剂量也多;消失模厚大,树脂砂的评判标准,比重大又未干透,涂料层>2㎜且未干透;粗大砂芯樁的过实,如何解决树脂砂的发气量问题,未中空,气体未引出型外;合箱后等待浇注时间>8h,或过夜等,使铸型和砂芯返潮。
(3)工艺设计不合理
直浇道粗大,金属液不能很快充满或断流而将气体卷入;内浇口喷射,金属液紊乱;冒口处低位,排气孔少;底注,温度场为上低下高,导致金属液迅速形成氧化膜而快速凝固。
上述(2)、(3)所产生的气体在排气不畅且型内压力大的情况下,气体被卷入或钻入未凝固的金属液内。通称这种气孔为“***性气孔”。气孔也似梨状而梨把朝外。
一 扒渣
(1)金属液出炉后,从包嘴的后面或侧面将液面上的熔渣拔除干净,并覆盖保温聚渣材料。不要碰坏包嘴上的涂料层,影响浇注(2)浇注前需再次除去液面上的熔渣,以免浇入铸型造成夹渣二 浇注
(1)掌握好浇注顺序。一包铁液浇注多个砂型时,一般先浇包薄壁复杂件和大件,后浇中小件和厚壁简单件。熔化初期的铁液温度低,含硫高,一般只浇注芯骨和不重要的铸铁件。
(2)浇注时,应将包嘴靠近浇口杯,挡渣棒放在包嘴附近的液面上,防止浇包中熔渣随液流入浇口杯。
(3)浇速:浇注开始缓慢倒入,防止飞溅、氧化;随后全速浇注,保持杯口充满,不得中断,以免偶尔流入浇口杯中的熔渣进入砂型
。当砂型将要浇满时。适当的降低浇速。减小抬型力,防止抬型便于气体排出,避免铁液从冒口大量溢出
(4)有明冒口的时候,在注满后,稍停片刻,再点冒口。浇注结束,向冒口顶面加覆盖保温剂,提高冒口补缩能力
树脂砂的评判标准-山东树脂砂-承德神通铸材(查看)由承德神通铸材有限公司提供。承德神通铸材有限公司是从事“树脂砂,烘干砂,擦洗砂,树脂砂,原砂,等多种铸造用树脂砂”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