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鼓传说反映了壮族民间使用铜鼓的一些习俗,这些习俗有的至今保存,有的已经消失,说明铜鼓在壮族人民生活中的功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云南铜鼓云南铜鼓以其类型丰富,使用时间早、长,出土有伴出物,数量居而占有重要地位。铜鼓类型划分是铜鼓研究的基础,使我们可以据此进一步探讨铜鼓各类型的年代、地域分布、相互间发展演变关系、起源、传播及族属等。1898年德国人A·B迈尔和W·富瓦,在所著《东南亚的青铜鼓》一书中,首先将52面铜鼓分为六类。1902年奥地利人F·黑格尔发表了《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书中将收集的146面铜鼓划分为四个基本型和三个过渡型



















铜鼓是绿色之城 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居江西省。境内有江西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面积达4762公顷,公园内有南方红豆杉20多万株,被誉为“南方红豆杉之 乡”;有天柱峰国森林公园,总面积1万多公顷,公园内拥有***珍稀保护动物22种,被誉为“江南生物世界”;官山自然保护区在我县9.2万亩, 占全部面积的53.5%[1],森林覆盖率高达93.8%,是长江中游地区鄱阳湖、洞庭湖和江汉三大平原之间的重要“生态孤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