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看到,各种各样的金属制品都是经过加工的,铝型材价格,而且还焕然一新,明显的表现就是经过上色。比如手机外壳、汽车外壳、五金零部件、铁桶、雨伞、奖牌、飞机、火箭、钢材、金属盒子等等,而上色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氧化上色,油漆上色,电镀上色等等。不过,这篇文章广州氧化厂小编讲的是关于铝材氧化上色的的问题,分析干扰铝上色的原因:
一、氧化池中的溶液有不相关的物体。这些对氧化上色不相关的物体,会大大影响铝表面氧化膜的生成,或者生成之后质量不好,甚至失去了氧化后的应有的性能。这些不相关的物体有:二价三价铝离子、锡离子、铜离子、盐离子等等,一定要及时清除掉,或者尽量减到***低。
二、氧化池中有干扰上色的影响。比如盐离子的过多或过少,或者运动的速度过快过慢,不掌握好,都有影响。在上色的过程中,温度也是重要影响之一,一般来说温度要控制在16度到18度之间,过短则上色不充分,颜色浅,过长,则颜色过浓,还会有脱落。
三、氧化池中的基本物质影响。基本物质就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比如水的质量,水的酸碱度、容器的清洁等等。水中如果含氯过高,过酸过碱,铝型材厂家,容器有脏物,也是会对氧化上色有影响的,事先一定要做好防范准备。
其实除了铝材氧化上色的干扰原因有很多之外 ,其他金属、塑料物品的氧化上色,也是有很多干扰因素的,不会比铝材氧化上色要少。





传统铝及铝合金电镀
铝及铝合金在电解液中电解可形成镀层,但镀层结合力不牢,易剥离。因此,可先将铝在含有锌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沉积镀层再进行电镀,这一方法既为锌置换法或沉积法。也可先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通过阳极氧化电源得到一层很薄的多孔氧化膜,铝型材批发,在进行电镀。
2.1 常规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铝及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有镀前处理,电镀,铝型材,镀后处理3部分组成。镀前处理是关系到电镀产品质量优劣的***关键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除去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油脂,自然形成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常规的一般工艺流程为:脱脂-水洗-减蚀-水洗-酸洗-水洗-活化-水洗-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也有采用波的阳极氧化膜取代浸锌工艺后在进行后续电镀。
2.2 传统前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1.工艺流程长,工序多。
2.工艺复杂,操作范围窄,各工艺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3.工艺适用范围不广,不同牌号的铝合金前处理工艺不能雷同,必须根据铝合金的牌号调整前处理工艺。
4.在严格控制前处理工艺的前提下,电镀产品的合格率很低,普通装饰性电镀的合格率为85%~90%,功能性电镀的合格率为60%~70%。
5.各工序溶液的适用寿命短,处理周期短。
由于铝及铝合金传统前处理同意普遍存在以上不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良。
三.改良通用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
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碱性活化-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铝及其合金是机械工业(尤其是航空、航天等工业)中用量居首的非铁金属。目前,工业上实际应用的主要是工业纯铝及铝合金。
工业纯铝(简称纯铝)的纯度WA1=98%~99. 7%,常存杂质元素主要是Fe与Si,相对密度约2.72,约为铁的1/3;熔点为660℃,固态下具有面心立方晶格,无同素异构转象,所以,铝的热处理机理与钢不同。
纯铝的导电、导热性较高,仅次于银、铜;室温下导电能力为铜的60%~64%,但单位质量的导电能力约为铜的两倍。铝和氧的亲合力很大,能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后生成一层极薄而致密的氧化铝膜,隔绝了空气,阻止内层金属铝不再受到氧化,所以在非工业污染的大气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不耐碱、酸、盐等介质的腐蚀。
纯铝的强度较低(σb=80~100MPa),但塑性较高(δ=30%~50%),既可以通过冷变形来提高强度(σb=150~ 200MPa),也可通过合金化来提高强度(σb=500~ 600MPa)。借助冷变形来提高强度毕竟有限,而且还会降低塑性,故很少采用,通常是通过合金化来提高强度。
工业纯铝一般是通过冷、热压力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线、管、板、棒以及型材、箔材等工程用铝材,主要用于代替贵重的工业纯铜制造电力电缆、电气元件及换热器件,制作要求质轻、导热导电性好、耐大气腐蚀而强度不高的机电器材。
铝型材-铝型材厂家-重庆固尔美(诚信商家)由重庆固尔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重庆固尔美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服装城大道金锦路32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目前重庆固尔美在铝制品中享有良好的声誉。重庆固尔美取得全网商盟认证,标志着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重庆固尔美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