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淬火 渗碳后直接淬火,具有生产、成本低、氧化脱碳等优点,但 是由于渗碳温度高,奥氏体晶粒长大, 淬火后马氏体较粗, 残余奥氏体也较多, 所以耐磨 性和韧性较差。只适用于本质细晶粒钢和耐磨性要求不高的或承载低的零件。 (2) 一次淬火 是在渗碳缓慢冷却之后, 重新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淬火。与 直接淬火相比,一次淬火可使钢的***得到一定程度的细化。心部***要求高时,一次淬 火的加热温度略高于Ac3。对于受载不大但表面有较高耐磨性和较高硬度性能要求的零件,转子淬火, 淬火温度应选用Ac1 以上30℃~50℃,使表层晶粒细化, 而心部***无大的改善, 性能略 差一些。 (3) 二次淬火 对于力学性能要求很高或本质粗晶粒钢, 应采用二次淬火。 淬火目的是改善心部***,加热温度为Ac3 以上30℃~50℃。第二次淬火目的是细化表 层***, 获得细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的粒状二次渗碳体,加热温度为Ac1 以上30℃~50℃。

均匀化退火
亦称扩散退火。应用于钢及非铁合金(如锡青铜、硅青铜、白铜、镁合金等)的铸锭或铸件的一种退火Ti-9%Mo合金方法。将铸锭或铸件加热到各该合金的固相线温度以下的某一较高温度,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下来。均匀化退火是使合金中的元素发生固态扩散,来减轻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偏析),主要是减轻晶粒尺度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晶内偏析或称枝晶偏析)。均匀化退火温度所以如此之高,是为了加快合金元素扩散,主轴淬火,尽可能缩短保温时间。合金钢的均匀化退火温度远高于Ac3,通常是1050~1200℃。非铁合金锭进行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一般是“0.95×固相线温度(K)”,均匀化退火因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所以热能消耗量大。
等温退火
应用于钢和某些非铁合金如钛合金的一种控制冷却的退火方法。对钢来说,是缓慢加热到 Ac3(亚共析35CrMo钢)或 Ac1(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以上不多的温度,气缸淬火,保温一段时间,使钢奥氏体化,然后迅速移入温度在A1以下不多的另一炉内,等温保持直到奥氏体全部转变为片层状珠光体(亚共析钢还有先共析铁素体;过共析钢还有先共析渗碳体)为止,后以任意速度冷却下来(通常是出炉在空气中冷却)。等温保持的大致温度范围在所处理钢种的等温转变图上A1至珠光体转变鼻尖温度这一区间之内(见过冷奥氏体转变图);具体温度和时间,主要根据退火后所要求的硬度来确定(图2)。等温温度不可过低或过高,过低则退火后硬度偏高;过高则等温保持时间需要延长。钢的等温退火的目的,与重结晶退火基本相同,但工艺操作和所需设备都比较复杂,所以通常主要是应用于过冷奥氏体在珠光体型相变温度区间转变相当缓慢的合金钢。后者若采用重结晶退火方法,往往需要数十小时,淬火,很不经济;采用等温退火则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并能使整个工件获得更为均匀的***和性能。等温退火也可在钢的热加工的不同阶段来用。例如,若让空冷淬硬性合金钢由高温空冷到室温时,当心部转变为马氏体之时,在已发生了马氏体相变的外层就会出现裂纹;若将该类钢的热钢锭或钢坯在冷却过程中放入700℃左右的等温炉内,保持等温直到珠光体相变完成后,再出炉空冷,则可免生裂纹。

转子淬火-淬火-万利鑫热处理由青岛万利鑫金属有限公司提供。青岛万利鑫金属有限公司是山东 青岛 ,机械及工业制品项目合作的见证者,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万利鑫热处理***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万利鑫热处理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