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社区/家庭配备AED? 在德国,六成以上的家庭拥有AED。德国在2015年开始修法要求公共场所普及AED,很快AED出现在了街头巷尾。但是心脏骤停的高发时间段是夜里9点到早晨9点,约70%的心脏骤停事实上发生在家庭,公共场所的AED未能收到大的效益。于是,AED开始慢慢进入家庭。 据日本平成28年(2016年)消防厅的统计数据表明,68%的心脏骤停都发生在家里,所以家庭配备AED非常必要。
生命“绿码”——AED
2021年6月13日,欧洲杯B组小组赛丹麦与芬兰之战出现了令全世界球迷揪心的一幕:比赛第42分钟,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没有任何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昏迷,8秒之后队医抵达现场,52秒后AED到位,在现场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急救约14分钟后,埃里克森摆脱了生命***。
2022年3月25日19时左右,北京地铁8号线车厢内,一名乘客突然倒地,意识模糊,情况不明,地铁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站内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帮助,恰巧路过的两名医生很快赶到现场,此时患者脸色发青,已经没有呼吸,医生们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CPR),并取来了地铁站配置的AED,经过一番生死时速的抢救,该乘客逐渐***了自主呼吸和心跳。根据AED管理系统后台数据,本次用于抢救的AED在19时09分23秒开机,14秒后,AED便已经以150J能量为体重200斤的患者成功除颤。
PowerBeat系列AED采用***的150J低能量除颤技术,对***损伤更小,同时具有简单易用、轻巧耐用、轻松管理等优势,适用于密集的公共场所。
此外,PowerBeat系列AED便于移动携带的特性使其可变身"AED生命包",广泛配备于公交、轻轨、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甚至交巡中,用于紧急救治公共场合心脏骤停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