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有关基本生命支持(BLS),对使用自动体外除颤(AED)做了重要的更改,其措施和要求:
(1)院前早期除颤(求救EMS后5分钟内完成电除颤)。
(2)参加急救人员应有计划接受急救培训,并有责任实施CPR,在有除颤器情况下,有权行电除颤。
(3)院内除颤:
(1)早期除颤的能力被认为,在***各及都装备有除颤器,所有医务人员都受过急救技术培训。
(2)现场急救人员行早期电除颤的目标是,在***任何地方或救护车内发生的心脏骤停,从发病至电除颤的时间限在3分钟内。
(3)院内复苏反应时间必须经纠正后记录的除颤时间才被认为是可靠的。
运动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运动场馆内一位神秘嘉宾的坐镇,让场内运动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有了他,比赛稳了!这位神秘嘉宾,就是“救命神器”AED。
近日,某上市集团内部篮球赛上特别配置了AED,并安排了专人值守。篮球赛本身就是带有身体对抗的运动,风险系数更高。AED的现场配置为参赛球员的安全增添了保障!
AED除颤能量
传统推荐单相波除颤能量为200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能量可仍是200J或者提高到360J。即使一种能量水平的除颤暂时失败,仍可能通过简单的重复,在下一次电除颤时获得成功。
临床上并不能因为除颤失败,就马上提高电除颤的能量。相同能量水平的重复除颤,能增加成功除颤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并非能够一目了然,但可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予以阐明,假定一种波形在一次除颤时的成功率是80%,另20%不成功。对于100个人来说,除颤后,仍剩余20个室颤患者,第二次除颤后仍可能剩余4个室颤患者(20人中20%);第三次除颤后还剩1名室颤患者(4人中20%)。因此,这种一次除颤成功率为80%的波形,经过3次连续除颤后即可达到99%的除颤成功率,固定能量的除颤器本身就是一种单独干预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