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维护***要求
一、防护区安全维护要求
为了防止灭火剂对停留在防护区的人员产生危害,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1、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光报警器,其报警时间不宜少于灭火过程所需的时间,并应能以手动方式解除警报;
2、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系统防护标志,防护标志应标明灭火剂释放对人的危害,遇到火灾应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3、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提示人们不要误入防护区;
4、防护区应有能在30s内使该区域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防护区打开。
6、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7、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应配备专用的空气呼吸器。
8、有人工作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安全浓度。
二、防护区设置体积要求
1、防护区宜采用单个封闭空间,同一区内的吊顶层地板下和室内空间应合为一个防护区;
2、IG541、热气熔胶采用预制灭火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3、IG541、采用管网灭火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4、二氧化碳没有具体要求。
三、防护区围护结构要求
1、围护结构、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不宜低于0.25;
2、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3、防护区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且位于防护区尽高的2/3以上。
4、防护区温度不低于-10度。
火灾应急十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意外和灾难,其中家居起火便是一种。因此,普及必要的防火知识,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介绍家居起火应急十要:
1、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少。牢记火警电话“119”。
2、初起火势易被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扑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3、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将被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4、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
5、要沉着冷静,有序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会导致自相践踏,造成惨剧。
6、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葡匐前进,呼吸要小而浅。
7、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跑向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8、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孩子脸上,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着地爬行逃出。
9、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10、逃离前必须先把着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的时间。
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的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3、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根据消防***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7、***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