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加固设计前期需要收集什么资料
加固设计是结构设计的一个分支,是指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与新建建筑的结构设计相比较,结构加固设计所面临的结构形式不一定***困难,但对结构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必定比较高。如果布胶量过多,容易产生气泡,会影响加固效果,容易出现建筑物断裂等多种不良影响。其要求设计人员对结构体系具有一定深度理解,对新老规范及其原理具有较深层次把握,对常规加固技术和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敏***和接受能力,对业主和施工方具有较强的说服能力和控制能力。
结构加固设计前期需要收集什么资料
结构加固的需求、目的
首先要了解甲方做结构加固的需求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前期沟通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沟通顺畅、明确好目标后,后边的结构加固设计才能顺利展开。我们见过了太多的设计反复变更的情况,往往因甲方、设计单位沟通不畅导致,不断偏离既定目标。
结构鉴定报告
既有建筑物结构缺陷会导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及安全性受到影响,我们应该对既有房屋结构展开结构安全鉴定,并结合结构鉴定结果对加固技术进行选择。改变结构体系加固主要是通过改变桥梁旧有的结构体系将被动加固变成主动加固。 鉴定报告是作为结构加固设计改造的一项重要依据,设计人员通过报告的结论、与鉴定相关机构沟通,掌握既有建筑的现状情况,为结构加固设计做好准备。
原结构图、竣工验收等原始资料
结构加固设计往往是对既有建筑的一个或多个区域进行加固设计,但要考虑的却是整体的安全性,不可能只通过局部的图纸资料进行设计。必须收集到建筑的原结构图、竣工验收等原始资料。
地勘报告
地勘报告可以提供一些详实的有关承载力计算的数据,在进行整体结构加固、地基基础加固等结构加固设计时,这些数据就是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
其他资料
结构加固设计***终是要能进行施工的,在初期应该考虑现场情况、周边环境等相关要素,例如现场是否具备备选加固方法的施工条件。 这也是我们常常提倡设计人员多跑现场的原因。
结构加固设计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结构的修复结构加固设计是对混凝土结构实施修复与加固达到预期的***重要环节,修复加固设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如下:
1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设计应由富有经验的***人士承担
混凝土结构是否需要修复加固,应经结构可靠性鉴定,***依据有关规范规程标准提出鉴定,鉴定意见书可做为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依据之一.由于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设计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远比新建工程多而复杂,况且还要考虑业主的种种要求,因此,承担修复加固设计的人员除具有较强的结构理论、明晰的结构概念外,还应具备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才能够***系统地分析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修复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实现修复加固的目的。那么影响加固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杭州天励和实业公司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加固方案设计费用加固方案设计费用通常是笔费用,加固方案首先是为整个项目定了技术基调,也影响后续的整体费用。并不是一般的结构工程师都能做好加固设计,新建筑设计做的好的工程师,经过一定研究和工程实践后才有可能做好加固设计。
2修复结构加固设计应处理好构件与结构、局部与整体、临时与的关系
当某些构件不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加固,但结构体系的加固往往会被忽视,加固设计人员应从整个结构体系安全的角度考虑.当个别构件加固不影响整体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时,可进行局部加固;结构整体不满足要求时,应对结构进行整体加固;临时加固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方法是:制作与要植筋部位混凝土构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按植筋步骤,植入3组钢筋,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拉拔实验。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应在尽量少停产、不影响或少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条件下进行。
3修复加固的实施必须有科学的先后顺序
通常应先治理后加固。由高温、高湿、冻融、冷脆、腐蚀、振动、温度应力、收缩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损坏,在加固时,应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从源头上消除或限制其***作用,正确确定加固处理时机,使之不致对加固后的结构重新造成损坏。
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一般应先卸载或部分卸载,卸载后按一定顺序实施加固。一般而言,应先加固后拆除;先加固后开洞;先基础后柱、梁和板;先重要构件,后次要构件,***后做好保护与防护。
4加固设计还应注意复核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做好抗震加固设计
***区的结构或构件加固,除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应复核其抗震性能结构加固后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或变化而导致***作用效应的增大或变化的影响。
在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还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分布要均匀,避免出现新的薄弱层;竖向构件要连续,保证传力途径明晰与简单直接;增强构件或加固原有构件,均要考虑减少整个结构扭转效应的可能性;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构造;要使结构的受力状态更加合理,防止构件发生脆性***,消除不利于抗震的强梁弱柱、强构件弱节点等不良受力状态;考虑建设场地的影响;加固后的结构要选择***反应小的结构体系;对原有的不合理结构体系、传力途径等应尽量进行改良。2.取样方法: 拉伸、弯曲试样,可在每批材料或每盘中任选两根钢筋距端头500mm处截取。
5采用成熟的结构修复加固改造方法与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改造或修复加固设计时,要注意选用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成熟的新技术。应注意,必须采用经过正式鉴定的技术和产品,对于其它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经过慎重研究和试验确定可靠后方可采用。
6消除被加固结构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
为适应被加固结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较为充分地发挥后加部分的潜力,加固结构所用钢材,一般应选用比例极限变形较小的低强度(I、II级)钢材。卸荷结构加固承载力的计算,原则上仍按二次受力进行,但当卸荷达到一定程度,可近似简化为按一次受力组合结构计算,特别是以钢筋为主要承力的受拉、受弯及大偏心受压构件。为提高二次组合结构结合面的粘结性能,保证新旧两部分能整体工作共同受力,加固结构所用水泥及混凝土要求收缩性小、微膨胀、与原构件的粘结性好、早期强度高,对加固结构所用化学灌浆材料及胶粘剂,要求粘结强度高、可灌性好收缩性小、耐老化、***或低毒。
从受力情况分析,加固结构的新加部分,因应力、应变滞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尤其是当结构工作的应变应值较高时,受压构件和受剪构件,往往会出现原结构与后加部分先后***的各个击破现象,致使结构加固效果很不理想或根本不起作用,相反,加固时若进行卸荷,情况则不同,由于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降低乃至消失。在简支梁下增设支架或桥墩,或把简支梁与简支梁纵向加以连接,由简支梁变为连续梁,或在梁下增设钢桁架等加劲梁或叠合粱,以减小梁的内应力,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力的目的。***时新旧两部分就可同时进入各自的极限状态,结构总的承载力可显著提高。
卸荷结构加固承载力的计算,原则上仍按二次受力进行,但当卸荷达到一定程度,可近似简化为按一次受力组合结构计算,特别是以钢筋为主要承力的受拉、受弯及大偏心受压构件。推荐阅读:建筑加固改造工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问题
卸荷可以是直接卸荷,也可以是间接卸荷。直接卸荷是全部或部分直接搬走作用于原结构上的可卸荷载;间接卸荷是用反向力施加于原结构,以抵消或降低原有作用效应。加大主梁肋的高度和宽度,即当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时,通常采用增大构件截面、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是增大梁底面或侧面的尺寸,增配主筋,提高粱的有效高度和抗弯强度,桥梁加固,从而提高梁的承载力。直接卸荷直观、准确,但可卸荷载量有限,一般只限于活荷载;间接卸荷量值无限,甚至可以使作用效应出现负值,间接卸荷有楔升卸荷和顶升卸荷,前者以变形控制,后者以应力控制。预应力加固法与卸荷合二为一,是将结构所受荷载,通过预应力手段部分地转移到新加结构上的一种方法。
7结构加固设计与新建筑的结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应区别对待
加固设计计算时,可考虑楼面活荷载的折减,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梁,核算其受弯承载力时,跨中应考虑现浇板有效受压翼缘宽度,跨中和梁端受压区钢筋的双筋梁作用框架梁核算端部承载力和裂缝时的弯矩值应取柱边值而不应取柱中值,各构件混凝土强度应按检测的实测值换算为设计值取用,采用计算机软件做整体内力分析后,必须对构件做局部验算。加固钢筋见证方法 (1)对进厂的钢筋首***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出厂检验报告(代表数量)、合格证、成捆筋的标牌、钢筋上的标识,同时对钢筋的直径、不圆度、肋高等进行检查,表面质量不得有裂痕、结疤、折叠、凸块和凹陷。
8力求与施工单位进行配合
进行结构加固设计时,力求与承担施工的单位进行配合,根据该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水平确定更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因此桥梁的维修加固无论是从改造方案的和施工设计,还是维修加固方案的具体实施,其施工难度往往大于新建桥梁。如果在设计时不能确定施工单位,开工之前应就设计中的构造做法和施工要求与施工单位作交底和讨论,必要时进行方案调整和修改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造价。相关阅读:关于混凝土结构直接建筑加固方法
1、桥梁加固的主要目的
一是确保桥梁 工程的安全、完整、适用与耐久性。二是提高原有桥梁的通过能力与承载能力。
2、桥梁加固的基本要求
一是 掌握桥梁结构状况。完善基础资料。为加固提供必要条件。
二是经济费用。一般来说 ,加固费用约为新建费用的10% ~ 30%。即应优先考虑加固。
三是对已发现的缺陷,要一次性加固好,不留后患加固设计应按规范进行。
四是不中断交通或尽量减少中断交通。
五是对原有桥梁结构的损伤应尽可能减***限。
六是技术可靠、耐久适用、养护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