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砌筑规则
混凝土的浇筑次第,应契合下列规则:
1、运送管运送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泵送浇筑应事后采用方法避免构成模板内钢筋、预埋件及其***件挪动。
2、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构造后程度构造的次第分层接连浇筑。
混凝土泵浇筑
3、混凝土运送管末端出料口宜挨近浇筑方位。浇筑竖向构造混凝土,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正面不该小于50mm。应采用减缓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方法,确保混凝土不发作离析。
4、浇筑程度构造混凝土,不该在同一处接连布料,应程度挪动松散布料。
5、泵送完毕时,应及时将混凝土泵和运送管清洗干净。润滑用浆料泵出后应妥善发出,不得作爲构造混凝土运用。
混凝土泵送施工现场,应配备通讯联络设备,并应设专门的指挥和***施工的调度人员。分工明晰,相互配合是混凝土泵完成现场拌和、泵送和浇筑时对作业人员的根本要求。
欢迎您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联系我们,获取更多优惠哟~~~
商品混凝土夏季施工措施
(1)对于骨料堆场,企业应采取封闭堆场,一来减少骨料粉尘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降低骨料表面温度,减少骨料吸收拌合用水量。如果企业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做到封闭条件,那么简单的方法就是对骨料进行预降温处理,比如晒水、覆膜。
(2)适当增加矿物外加剂的掺量。早期覆膜养护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混凝土浇筑过后采用覆膜养护,是简单有效的养护方式。温度的提高会加速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使得矿物外加剂反应速度较慢成为次要问题,相反凝结时间和坍落度损失成为了主要问题。水泥的水化速度快,故此减少水泥用量,适当增加矿物外加剂掺量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也可以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3)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管理人员应及时与水泥企业做好沟通,要求水泥生产企业调整材料参数,例如降低水泥中对水化热影响较大的C3A含量。湿养护7天期间内,各阶段对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影响1、根据试验数据和生产经验总结,商品混凝土的7d强度大概是28d强度的(65%~85%),因此规范要求湿养护7天是合理的,能保持7天都不失水。同时,水泥进场温度不应超过70℃,否则待温度降低后才能入罐。水泥进入搅拌机温度应控制在40℃,严禁刚生产出来的水泥直接使用。
(4)与化学外加剂生产企业做好沟通,将企业所用水泥拿到化学外加剂生产企业进行试验,调整化学外加剂成分参数,使得两者相容性佳,同时应适当提高缓凝成分,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混凝土砂浆与粗集料之间的关系
配制混凝土有一个概念,即砂浆在填满粗集料的空隙后应有一定的富余量,以利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砂浆体积与粗集料空隙体积之比称为砂浆富余系数。有的文献称为包盖系数或拨开系数,如下式所示:a=Vm/Vg式中,a—砂浆富余系数;vm—为砂浆体积(L);Vg—为粗集料空隙体积(L)。
砂浆富余系数越大,混凝土坍落度越大,流动性越好。(4)不透水路面使城市空气湿度降低,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干硬性混凝土的砂浆富余系数仅为1.1左右,坍落度为10~30mm的低塑性混凝土的砂浆富余系数为1.3左右,坍落度为70~90mm的塑性混凝土的砂浆富余系数为1.5左右,坍落度为130~150mm的流动性混凝土的砂浆富余系数为1.7左右,而坍落度为180~200mm的高流动性混凝土的砂浆富余系数为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