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群智能蜂群化
蜂群无人机化,1月10日,美国国防突然公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2016年10月在中国湖进行的一次无人机集群智能测试。此外中国芯片设计厂商联芯科技也与中国无人机厂商零度智控联合开发了用于智能无人机的方案。这段视频上,3架***蜂战斗机用特种吊舱一次释放了103架微型无人机。从地面操纵人员的显示屏上清楚看到那些无人机(绿色点)根据目标/指令(红色点)自主编队并实施追的画面。它们时而根据目标编队,时而根据指令快速移动,也可以根据环形指令排成一个圈,把一个区域围得水泄不通。按照国防的消息,这些“命令”是下达给“蜂群”的,而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个体。“蜂群”之间彼此会不停地“交谈”,在没有个体指挥官情况下形成“蜂群智能”。在组成集群过程中,如果个别无人机发生故障或损失,剩余无人机会根据参与组网的无人机实际数量做出反应,自主调整编队形式,继续完成既定任务目标,这是无人机智能集群技术***为诱人的特征之一,即具备系统性的高生存力。这些无人机并不是经预设程序的协调行动的个体,而是像自然界中类似鸟群的动物群体那样,共享决策的分配大脑,相互协调行动。预示美国正进入机器人***的新时代。
“翼龙”无人机 一是“翼龙”无人机。应用领域:电力巡检工作原理:装配有高清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以及GPS***系统的无人机,可沿电网进行***自主巡航,实时传送拍摄影像,监控人员可在电脑上同步收看与操控。这是一种集中空、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的多用途无人机,它代表了目前我国无人攻击机研制的很新水平,可谓中国无人机制造领域的“当家明星”。“翼龙”无人机机身尺寸与美国空的MQ-1B“捕食者”无人机相似,它具备全自主平轮式起降和飞行能力,很大起飞重量达1100公斤。机重1.1吨,长9米,航程超过4000公里,升限5000米,很大续航时间约为20小时。可携带国产KD-10激光制导导dan、LS-6GPS制导等,对地面目标进行准确打击,被称为中国版的“捕食者”攻击型无人机。
现代***是推动无人机发展的基本动力。一:环境监测: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也可以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世界第1架无人机诞生于1917年,而无人机真正投入作战始于越南***,主要用于战场侦察。随后,在中东***、海湾***、科索沃***、******、伊拉克***(第二次海湾***)等局部***中,无人机频频亮相、屡立战功。尤其在***战场上,无人机更是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多次成功实施“斩首”行动。美国无人机领跑世界。美国***早于1939年开始研制无人靶机,先后研制出"火蜂(Firebee)"系列和" Chukar "系列靶机。从20世纪50~60年代时开始,美国相继研制成功"火蜂"、"先锋"、"猎人 "、"捕食者"和"***鹰"等或战略无人侦察机,以及"捕食者"改进型无人侦察作战飞机,先后在越南***、海湾***、科索沃***和这次对***的军事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