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料折弯机的结构与特点:
1、采用全钢焊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并通过时效振动或退火炉消除了内应力。
2、墙板采用了C形结构,所以能通过二台并排放置来加工大型工件。
3、液压上传动,安置于机床两端的油缸与滑块连接,直接驱动滑动工作。
4、滑块同步机构采用扭轴强迫同步,使滑块平稳运动。
5、***采用油缸内置机械档块结构,重复***精度高。
滑块行程和后挡料距离可以电机快速调整,手动微调,计数器显示。
6、滑块可以停止在任何位置,提高了安全性能。
7、上模有快夹装置,缩短了换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上模有手动调整装置,提高了工件精度和模具寿命。
8、抗偏载能力稍弱。
折弯机在选购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零件的弯曲半径是其中之一,在考虑这一因素时需要分为不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采用自由弯曲时,弯曲半径为凹模开口距的0.156倍。 在自由弯曲过程中,凹模开口距应是金属材料厚度的8倍。例如,使用1/2英寸的开口距成形16 gauge低碳钢时,零件的弯曲半径约0.078英寸。
若弯曲半径差不多小到材料厚度,须进行有底凹模成形。不过,有底凹模成形所需的压力比自由弯曲大4倍左右。如果弯曲半径小于材料厚度,须采用前端圆角半径小于材料厚度的凸模,并求助于压印弯曲法。这样,就需要10倍于自由弯曲的压力。就自由弯曲而言,凸模和凹模按85°或小于85°加工(小点儿为好)。折弯机采用这组模具时,注意凸模与凹模在冲程底端的空隙,以及足以补偿回弹而使材料保持90°左右的过度弯曲。通常,自由弯曲模在新折弯机上产生的回弹角≤2°,弯曲半径等于凹模开口距的0.156 倍。
对于有底凹模弯曲,模具角度一般为86 ~ 90°。在行程的底端,凸凹模之间应有一个略大于材料厚度的间隙。成形角度得以改善,因为有底凹模弯曲的吨数较大(约为自由弯曲的4倍),减小了弯曲半径范围内通常引起回弹的应力。
压印弯曲与有底凹模弯曲相同,只不过把凸模的前端加工成了需要的弯曲半径,而且冲程底端的凸凹模间隙小于材料厚度。由于施加足够的压力(大约是自由弯曲的10倍)迫使凸模前端接触材料,基本上避免了回弹。为了选择蕞低的吨数规格,蕞好为大于材料厚度的弯曲半径作打算,并尽可能地采用自由弯曲法。弯曲半径较大时,常常不影响折弯机成件的质量及其今后的使用。
折弯机试运行前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资料及文件
管道系统及折弯机设备的内部处理全部完成,并检验合格,提供了符合规定的资料及文件。
2.电气系统
(1)总变电站、变配电所、电动机器受电及空载运行必须具备的条件已满足。
(2)已按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完成全部安装调试,并经有关部门检查确认合格。
(3)试运行方案已批准,参加试运行人员持证上岗,掌握了操作要领和事故处理方法,安全操作所需工器具齐备。
(4)供、配电系统已正常运行;工作照明、事故照明和局部照明已投用。
(5)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器的有关参数已进行了计算和预置。
(6)试运行前必须建立的HSE及消防管理机构、各种规章制度、消防设施已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