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斑蛙的养殖方法
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青蛙养殖、推广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养殖基地,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临溪镇高建正东路130号,这里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环境优雅,是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理想之地本场供应青蛙种苗,成品蛙及青蛙养殖技术培训。
1.蛙池建造:黑斑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池水中投入量漂浮性水草。
2.种蛙选择:黑斑蛙种蛙要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壹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
3.产卵时间:黑斑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但种蛙抱对、交配、产卵与气温、饲养池的水温及水的深度有很大关系。
黑斑蛙幼蛙期的养殖管理
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
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 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蝌蚪发育到45-50天左右,慢慢开始出前腿,需要持续关注蝌蚪投饵量(需要逐步减料,长出前腿后蝌蚪逐渐缩尾上岸,此阶段是不吃饲料,靠吸收尾部营养为主)。
蝌蚪上岸进入缩尾期,此时蛙肺部逐步发育完善,肺部开始变为主要的呼吸器,(蝌蚪变形是由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的重要过程,在这个阶段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细心照顾,蝌蚪养的好,幼蛙死的少)。此时需要及时的提供附着物,或者逐步退水,露出食台区。以免处于变形期的幼蛙长时间在水中被淹死。
黑斑蛙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野生黑斑蛙养殖数量的逐年减少,黑斑蛙在国内消费市场上的地位是越来越高: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在野生青蛙活动旺季(5-8月),仅重庆区域青蛙每天“地下”交易量就在5吨(约10万只)以上,四川成都约6吨以上,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或杜绝人为抓捕野生青蛙,开展人工饲养青蛙已经势在必行。
由于对黑斑蛙养殖的饲养技术研究尚不深入,导致黑斑蛙养殖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近年来,由于青蛙市场价格高企,吸引了大批养殖爱好者进入青蛙养殖行列。各地媒体也先后报道了大量养殖青蛙取得成功的典型。
随着黑斑蛙养殖技术的逐步成熟,一部分优先掌握青蛙养殖核心技术的养殖者将实现较高好的养殖效果,青蛙养殖的单户年出产量、亩产量及养殖效益都将被进一步刷新。养殖青蛙的市场供应量将明显增大,之后会取代野生青蛙而成为市场青蛙供应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