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栽植时间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春季春芽苞将要萌动之前定植。在梅雨季节可以补植。秋季以9月为宜。冬季少霜冻或雨量较多的地方也可冬植。栽植要及时,即经过修剪的香樟树苗应马上栽植。如果运输距离较远的话,则根蔸处要用湿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湿。栽植时间***好在上午11时之前或下午16时之后,而在冬季则只要避开严寒的日子就行。
2、栽植
种植穴要按一般的技术规程挖掘,坑穴深度、长度及宽度都要达到50~60厘米,穴底要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种植土应疏松肥沃。把香樟树苗的包扎物除去,栽植深度以地面与香樟苗的根径处相平为宜,栽植时,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连,回土不紧或不实会形成吊空。在种植xue内将树苗立正栽好,填土后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后,在树苗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

古时江南富足的中产jie级有生个女儿种一株香樟的传统,而这棵香樟树的木材正好做女儿出嫁时盛放嫁妆的箱子。
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对lv气、二氧1,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香樟根系发达,但遇硬物就停止生长,对建筑物不会造成危害;香樟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不耐干旱瘠薄,是比较适宜栽种的树种,目前已在城区及乡镇普遍栽培。洛阳绿诚农业已规模化 繁育及种植,适合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栽培种植。
形态特征
香樟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1,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1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1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0.5厘米;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香樟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气味,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据说因为香樟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香樟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香樟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不易分辨出花萼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轮。
虫体特征
成虫:体长5-8mm,宽6-9mm,体扁平,楠圆形,茶褐色。头小,腹眼黑色,单眼较大,触角稍善于身体,黄白色。头卵形网膜状,其前端较锐,盖没头;前胸背板后部平整,褐色;密被白色蜡粉,侧背板白色1,网膜状,向上极度延展;中脊亦呈膜状拱起,延伸至三角突结尾。三角突白色1,网状。前翅膜质网状,白色通明有光泽,前缘有很多颗粒状突起,中部稍洼陷,翅中部稍前和近结尾各有一个褐色横斑,翅结尾钝圆。足淡***,跗节浅褐,臭腺孔开口于前胸侧板的前缘角上。乳1,房腹板基地有一长方形薄片状的突环。雌虫腹末尖削,黑色;雌虫较钝,黑褐色。
卵:长0.32-0.36mm,宽0.17-0.20ram。茄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期淡黄。
若虫:一龄体长0.5mm,宽0.2mm摆布,椭圆形。初时乳白色,取食后为淡黄,腹背暗绿,各足基节黑色。头圆鼓,腹眼稍杰出,赤色;触角4节。头部前端具长1,刺3枚,呈三角形摆放,头顶两头及前、中胸侧角上各有长1,刺1枚,中胸背板上有短刺2枚,腹部背板上有短刺4枚,两头缘各具长1,刺6枚。二龄体长0.9mm,宽0.3mm摆布,腹部两头缘的长1,刺变为枝刺,三龄体长1-2mm,宽0.4mm摆布。任稍平扁,黄褐色,腹部墨绿色,触角第3节端部膨大,第4节略成纺锤形。前翅芽达第二腹节前缘。体上各刺均成枝刺。四龄体长4-5mm,宽0.5-0.6mm,黄褐色;翅芽和腹部墨绿色。触角第4节端部稍膨大。前胸背板后缘中部稍向后延。延伸有些的基地两头各具白色短刺1枚。翅芽达第3腹节中部。五龄体长7-8mm,宽0.9mm,触角第2节极短,近圆形,第4节端部不膨大。前胸背板基地两头各具长1,刺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