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类型的导热油会导致系统出现不同的问题。在研究实际应用之前,用户必须评估热油的相容性、成本、环境和毒性效应。
导热油需要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大多数导热油的使用寿命至少为10年,中位使用寿命约为20年,有些导热油甚至使用了30年。利用气相色谱(GC)模拟蒸馏过程对热油组分的分析特别有用。如果高沸点化合物的浓度增加10%,则应更换导热油。高沸点的化合物是由自由基结合形成的。高沸点化合物浓度的增加意味着导热油的氧化容易发生。腐蚀是水基低温导热油的一个主要问题。导热油检验时,应仔细分析防腐剂的组成,以确定导热油的防腐程度。如果防腐能力不够,则需要在导热油中加入防腐剂。

导热油用户在对导热油成分缺乏甄辨、对导热油价格的性价比没有充分参照的前提下,采购到不好的导热油产品也就成为了常态化的事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设备的初次添加或一次性补加量较大,因为无法跟其他工业油剂那样,对逐渐丧失应用价值的油剂产品即刻换掉,所以也就只能勉强的维持使用,导致结焦、阻塞管路甚至换热系统走火等设备事故,结果给导热油用户造成重大或难以补救的损失。
在国际分类标准中,导热油属于“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类(L类),它具有润滑油的一般理化性能,但又有根本区别,区别之处在于其使用性能不同。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在高温下使用,因此“热稳定性”是其主要性能。
导热油各项理化性能指标的定义可参阅《GB/T4016石油产品名词术语》。
导热油行业标准SH/T0677—1999规定了17项指标,分别从6个不同层面来表征导热油的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