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材表面(涂装前)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本标准规定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程度和除锈质量的目视评定等级。它适用于以喷射或抛射除锈、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以及火焰除锈方式处理过的热轧钢材表面。冷轧钢材表面除锈等级的评定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8501-1:1988 《 涂装油漆和有关产品前钢材预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一部分:未涂装过的钢材和***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的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本标准将未涂装过的钢材表面原始锈蚀程度分为四个“锈蚀等级”,将未涂装过的钢材表面及***清除过原有涂层的钢材表面除锈后的质量分为若干个“除锈等级”。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均以文字叙述和典型样板的照片共同确定。
本标准以钢材表面的目视外观来表达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评定这些等级时,应在适度照明条件下,不借助于放大镜等器具,以正常视力直接进行观察。
本标准包括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典型样板照片 28 张,它们与国际标准 ISO 8501- 1: 1988 中的照片相同。如发生异议应以 ISO 8501- 1 中的照片为仲裁依据。
表示锈蚀等级的照片有的 4 张,分别标有 A、B、C 和 D。
表示以喷射或抛射除锈、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以及火焰除锈所达到的除锈等级的照片有 24 张。这些照片标有除锈前原始锈蚀等级和除锈后除锈等级的符号,如 BSa21/2.
喷射或抛射除锈的 14 张照片是表示使用石英砂磨料进行干式喷射除锈后的钢材表面状况,使用其他种类的磨料进行喷射或抛射除锈时,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可能具有不同的色调。本标准不含 ASa1、ASa2、ASt2 和 Ast3 照片。
零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用,应该既要满足零件表面功用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性。选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a. 在满足功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以降低生产成本。 b. 一般情况下,零件的接触表面比非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c. 受循环载荷的表面极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d. 配合性质相同,零件尺寸小的比尺寸大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同一公差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e. 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磨擦表面比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磨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小。零件原始表面粗糙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表面越光滑,喷砂后表面变得越粗糙。 f. 要求密封性、耐腐蚀的表面其粗糙度参数值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