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设施的***与维护
1、室外消火栓由于处在室外,经常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害,所以要经常维护。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至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整体的检查。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两个月应对水流指示器进行一次功能试验,每个季度应对报警阀进行一次功能试验。
4、消防水泵是水消防系统的心脏,因此应每月启动运转一次,检查水泵运行是否正常,出水压力是否达到设计规定值。每年应对水消防系统进行一次模拟火警联动试验,以检验火灾发生时水消防系统是否迅速开通投入灭火作业。
5、 高、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每半年应检查泡沫液及其贮存器、过滤器、产生泡沫的有关装置,对地下管道应至少5年检查一次。
6、气体灭火系统,每年至少检修一次,自动检测、报警系统每年至少检查两次。
7、火灾报警系统投入运行2年后,其中点型感温、感烟探测器应每隔3年由专门清洗单位全部清洗一遍,清洗后应作响应阀值及其他必要功能试验,不合格的严禁重新安装使用。
8、灭火器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到期的应及时更换。
什么是电气消防安全检测?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是根据电气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现代物理学现象,采用优质的高新技术仪器、设备,结合传统的检查方法对电气设施进行整体的量化监测。从而更加整体、科学、准确在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存在、***程度及其准确位置,并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从而消除隐患,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5)采用透镜垫密封法对于上、下盖的密封,阀座与上、下阀体的密封。
电气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各种电气设施越来越多地步入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它也因各种原因诱发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其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触目惊心!而电气火灾隐患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伏期“,肉眼检查往往难以发现。对于非***的普通人来说,很难意识到并正确检测电气设备是否存在过热、老化、破损等情况。因此根据电气火灾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的推广应用一系列主动防范技术,尤其是一些高科技技术,可以大大增加防控电气火灾的能力。但由于使用人员的身体素质以及灭火器的大小、性能、使用范围各不相同,因而所处的灭火对象、使用场合也各不相同。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准确、可操作的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方法、手段和***并成立相应的***检测机构。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作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示出其在现代消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检在西方经济发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技术***已相当完善,在我国电检行业才刚刚起步,基于此,我们参考了发达***的相关经验,引进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通过对电气设施等进行整体的量化监测,并整体、准确地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准确位置,把传统的检查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科学高度。做到了查明电气火灾隐患的科学化、图谱化、数据化,这是科技进步的成果。三、消防通道被占用消消防通道本是供消防车救灾使用的特殊专用道路,但在一些高层住宅小区里,消防通道不畅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成为了***车的停车位。
消防电梯如何设计
消防电梯必须设置前室,以利于防烟排烟和消防队员展开工作。前室的防火设计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前室位置
前室的位置宜靠外墙设置,这样可利用外墙上开设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既满足消防需要,又能节约***。其布置要求总体上与消防电梯的设置位置是一致的,以便于消防人员迅速到达消防电梯入口,投入抢救工作。
2.前室面积
前室的面积应当由建筑物的性质来确定,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合用一个前室时,前室里人员交叉或停留较多,所以面积要增大,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而且前室的短边长度不宜小于2.5米。冷库的消防措施冷库的安全防火设计是冷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
3.防烟排烟
前室内应设有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的设施,火灾时可将产生的大量烟雾在前室附近排掉,以保证消防队员顺利扑救火灾和抢救人员。
4.设置室内消火栓
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有消防竖管和消火栓。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进入建筑内起火部位的主要进攻路线,为便于打开通道,发起进攻,前室应设置消火栓。值得注意的是,要在防火门下部设活动小门,以方便供水带穿过防火门,而不致使烟火进入前室内部。
5.前室的门
消防电梯前室与走道的门应至少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采用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以形成一个***安全的区域,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6.挡水设施
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以阻挡灭火产生的水从此处进入电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