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将每片棕叶泡过两日煮透晾干,逐叶擦净。
2.再将铁桶洗净,浸泡糯米半日至柔软,淘在簸筐里滤干水,用少许精盐调匀。
3.早已腌制好的肉馅,色泽已呈金黄褐色,整盆的咸蛋黄圆头圆脑、橙红滑溜。
4.包粽时先将三四片棕叶子铺开,薄薄地放米一层,肉馅一层,循环三四次,咸蛋黄放置中间。双手将棕叶一边合拢折叠,封住斗口,多余的棕叶沿粽子轮廓折回剪齐,用细小麻绳拦腰扎紧,呈瓷实的锥体状。扎绳很讲究技巧,用力要均匀,绳子扎得太松米馅容易***,扎绳太紧粽子成歪瓜裂枣状,外观煞不好看。





隆林黑粽子
隆林黑粽子代加工,是产自广西隆林地区的一种黑色的粽子,相传在古夜郎国时期,该国的国君患了“厌食的症”而头昏目眩、四肢乏力。一位神医前来为国君治的病,用云贵高原盛产板栗、绿豆、胡椒、黑糯米、芝麻秆灰、猪肉等药的物相拌,并用具有“通经活的络”作用的粽粑叶包成粽子代加工,煮熟后献给国王。国王食用后胃口大开,不久,即肌骨强壮,百病俱消。于是,此***隆林黑粽子的历史故事便世代流传下来,成为家家户户节庆时制作的传统小吃。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食品。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代加工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历史记载 历关于粽子代加工的记载,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