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养殖_成蛙蛙池建设
1、成蛙蛙池宽3-4米,长10-15米,池埂高0.5-0.6米。每亩可修建45㎡土池10个左右。 每个蛙池池埂内侧用尼龙网片(1.2米宽)架设围网,每隔2-3米打一高0.9-1.0米的围网内铁桩,网片下部埋入土中0.1米,铁桩向蛙池内弯成“Γ”型,并向内探出0.1米防逃。所有蛙池四周再用尼龙网片或彩钢板架设围网或护栏,防逃和放敌害生物;青蛙食性很杂,蚯蚓、昆虫、小鱼、小虾、小蟹、小螺、小蚌等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蛙池上网架设天网防敌害鸟类偷食。进水管用50毫米的PUC管制成,管体挤穿网片,进入围网内;出水管用110毫米PUC管制成,埋于蛙池中间回型水沟将水排如蛙池附近排水沟。
2、成蛙饲喂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1个半月,体重可达到100克。
3、饲料投食
青蛙苗种投放初期投喂小颗粒饲料,待蛙池内青蛙长势出现差异时,根据大小蛙的比例,相应的将大小颗粒饲料混合进行投喂,以让大小蛙都有适口饲料摄食。饲料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晚上根据吃食情况适当增加投喂量。
1、水质管理
蝌蚪***成青蛙后较少下水,平时一般在岸上活动,需要池水只是保持皮肤湿润,但如果蛙池水质太脏,也会给青蛙养殖带来危害。日常管理中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条件允许,勤换池水,保持池水干净,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病害发生。
2、食台制作及定期消毒
青蛙养殖需要自己制作专用食台,食台大小一般为长1.5m,宽1m,也可以根据场地采食区的大小来适当调整食台的大小,食台四周采用2cm×3cm规格的小方木条做框架,用40目的尼龙网布做底部。一口约200m2的蛙池,需要准备约35个食台,一亩地3个养殖池则需要准备105个左右食台。由于投食量大,食台残饵多,要定期对蛙池、食台以及青蛙消毒,如“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等,避免对青蛙造成刺激。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此时雄蛙鸣叫不停)。
3、除草与遮阳
青蛙养殖池***休息区可以有少量杂草,四周投食区和蛙池外围不能有杂草,投食区杂草过多会影响青蛙摄食,蛙池外围的杂草,会给青蛙天敌躲藏提供隐蔽的空间。除草工作要提前进行,不要等到杂草丛生时处理,到时候费时费力,同时清理困难。
发现有蝌蚪已***成青蛙时,应及时在蛙池***休息区搭上遮阳网。遮阳网一般使用小竹竿或木条支撑,为保证空气流通性,高度要求90cm以上,遮阳网要捆扎牢固不留边角,避免网布随意垂吊,防止刮风将遮阳网吹动从而惊扰青蛙。
养殖青蛙从卵到成蛙要多久
很多对养殖青蛙感兴趣的朋友都会急于想知道青蛙从卵到成蛙需要多长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还真不好说,今天可以在这里为您简单的说明一下青蛙的成长过程,希望你心里有个谱。
在雌雄青蛙抱对以后的24小时左右开始产卵,蛙卵温度保持在二十多度左右,一般在4到5天内就会孵出小蝌蚪。这时候的小蝌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比较差,它们会依靠腹部卵黄囊供给营养,所以,在小蝌蚪刚破膜的3天不用喂食,等到卵黄吸收完毕,才可以喂养小蝌蚪。可以用牛奶、豆浆可以直接泼洒到水池中的,这时的小蝌蚪还不知道饥饱,所以饲养者需要定点定时的喂养,这样小蝌蚪才能茁壮成长。使用地下水来养殖青蛙的,一定要确保该地下水无***污染,对于矿物质超标(曝气后水面出现红色浮沫等)的水,则不要使用。
蝌蚪在孵出10-15天后,可以喂养玉米粉,将玉米粉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再捏成小面团的样子喂养蝌蚪,投喂量应该以2个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准。
在小蝌蚪孵化快两个月的时间时,它们的体型和习性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在50天左右,小蝌蚪首先长出后腿,80左右,前腿开始发育完成, 其后的几天长长的对尾巴就会消失。四五月份是青蛙成长的黄金时期,只要抓住了这是时间好好饲养,一般在当年就可以有不错的收成。1、黑光灯的选择:试验表明,效果好的是20瓦和40瓦的黑光灯,其次是40瓦和30瓦的紫外灯,***差的是40瓦的日光灯和普通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