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蛙:体长40-50毫米左右(雄蛙略小),吻尖圆,吻棱圆,眼间距窄。指端钝尖,后肢较短,趾端钝尖。趾间的蹼约达趾长的2/3。背部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的长短不一的纵肤褶,褶间散有小疣粒,无背侧褶,头前端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灰橄榄色或空***,雄性咽部深色,其余为白色。雄性***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咽部黑色,有雄性腺。
虎纹蛙:体大而粗壮,雌性超过120毫米,吻端尖圆而长,吻棱钝,鼓膜大,前肢短,指短,指端尖圆,趾末端头圆,趾间全蹼,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有长短有一、分布不十分规则的肤棱,纵行排列,头侧口缘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面黄绿略带棕色,头侧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 的纹斑,腹面白色。雄性略小,有一对咽下侧外声囊,前肢粗壮,***指上***婚垫发达,有雄性腺。





?青蛙养殖中病虫害及其防治,青蛙常见的病虫害有
l、气泡病 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常游于水面,精神不振,胃内充满气体。防治的方法是将病蝌蚪移于清水中,暂时不投食, l一2天后再***授喂,但数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2、车轮虫病 因寄生车轮虫所引起。发病的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尾鳍膜发白,常浮于水面。防治的方法是减少蝌蚪池的饲养密度,并且***铜和***亚铁合剂(***铜:***亚铁为5:2)撤入池中,使池水含其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点四。
3、体外*** 青蛙体外***较为严重的是寄生在蛙体上的蛭类,常见于春夏两季,发病的青蛙体表面出现3毫米大小的灰绿色小虫,一头口了吸在蛙体上、中头游离状于水中。此种蛭类为水陆两生的,所以也有人叫陆蛭,其大小形状如白瓜籽,长2-2.5厘米,两头尖呈绿色,边发黄,腹面扁平,背面稍鼓起,全身多横环节,头部腹面有一吸盘吸于蛙体上,口在吸盘***,尾部呈游离状。秋季陆蛭随青蛙入洞,冬季在青蛙群集时产卵。产完卵后成蛭即***,从蛙体上脱落,卵很快孵化成幼虫,咬破青蛙表皮,钻入皮内,夏季钻出表皮,用吸盘吸于青蛙体表,危害青蛙。此虫可用药剂防治。当发现蛙体上长有毛状的附着物或外表皮腐烂的情况时可将该患蛙用万分之一的孔雀1石绿稀释液(即50公斤水加***5克)浸几天即可。
孵化适宜水温20-30℃,***适水温22-28℃,低于18℃胚胎停止发育,如水温等于或高于37℃,胚胎也停止发育,***后坏死。孵化期间应尽量防止阳光直射卵粒,孵化期间应遮荫,防止温差变化太大,也可换水或加深池水降低水温使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青蛙从受精卵孵化出蝌蚪的时间比牛蛙、美国青蛙都短。在适宜水温条件下,约需2-3天即可发育成能摄食的蝌蚪。但若遇上寒潮天气,气温突降,水温低于20℃,往往也会使孵化期延长至5天以上甚至出现蛙卵***。过低和过高的水温,不仅会降低卵粒的孵化率,还会使蝌蚪的畸形率增加,影响蝌蚪的质量。
管理要点:日常管理要经常换水,使水质清新。室外孵化,还需搭建遮荫棚,防止阳光直射和水温过高,同时可防止暴雨冲击使胚胎动物极和植物极颠倒,导致蛙卵受伤***。防止敌害,特别要严防蛇、鼠和其他蛙类进入孵化设施吞食受精卵。孵化期间要经常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发现死卵要及时摘除,以免蔓延影响水质。蝌蚪孵化以后,由于卵膜的溶解,会消耗水中大量氧气,造成水中缺氧而恶化水质。这时要灌入流水或换水。
刚孵化的蝌蚪,游泳能力差,常吸在孵化容器的壁上或水草上,要少搅动池水,以免影响蝌蚪成活率。
大足区青蛙养殖_半亩田生态农业公司_青蛙养殖图片由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大足区青蛙养殖_半亩田生态农业公司_青蛙养殖图片是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www.bmtqwyz.)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向老师。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重庆青蛙养殖,重庆青蛙养殖种苗,重庆青蛙饲料养殖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