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K5204-2AA00-2YF2
工业互联网想要落地,眼下之急,是很多割裂和壁垒亟待克服。
比如在通讯领域,为了解决标准以太网具有不确定性、无法用于工业现场的弊病,各个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专属现场总线或者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但彼此之间互不兼容,造成了明显的市场割据。
TSN和OPC-UA等技术体系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通讯标准与技术服务商的解耦,扩展了通用化组件的应用范畴。对于TSN这一趋势,我曾在文章《实时
物联网RT-IoT终于有了自己的专属通讯网络TSN》中,进行过国内***的***解析。
其实在工业界,还有更让人***的***。
典型的
工业控制器,比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操作系统都是异构的、I/O输入输出设备也是异构的,各个供应商的专有架构很难融合。
因此工业企业大多“住在”一个由不同供应商使用特定软硬件创造,需要耗费额外的资源和财力管理各种不同设备的异构环境中。
工业控制器等设备有没有可能也贴上“开放”的标签?有没有可能朝着接口开放化、硬件标准化、软件通用化、网络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面对这样一个虽艰险但诱人的方向,革新的势力正在默默探索和推进,
UAP(Unified Automation Platform,统一
自动化平台)是其中的一次前瞻性尝试。
本文将是国内***为你揭开UAP的面纱。
6GK5204-2AA00-2YF2
UAP解决什么问题?
精通工业控制需要身怀各种***。因为在大型工业控制系统中,往往存在数百甚至上千个异构的硬件模块单元,他们分别来自不同自动化厂商。
西门子、施耐德、三菱、欧姆龙…他们使用的操作系统五花八门,比如各种经过裁剪的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Lynx、QNX、RT-Linux…还有Windows Embedded。
各家的编程软件也不相同,比如西门子用TIA Portal、施耐德用Unity、TwidoSuite、罗克韦尔用Studio 5000、三菱用GX Developer、欧姆龙用Sy***ac Studio。
这些控制器担任着工厂生产线上“大脑”的重任,可以说是自动化的稳定性之基础和智能化之核心。如果把“Opening Soon”摆在一贯显示“We’re Closed”的控制器出没的地方,总有一种违和感。
人为制造的割据势力,令工业控制器很长时间内无法冲破传统的封闭架构,触及到开放融合和敏捷开发带来的红利。
因此,推进UAP统一自动化平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首先,控制器***大限度的采用通用化的硬件,尽可能解除了传统专用设备的绑定和局限。
● 其次,工程不再需要依赖任何特定的硬件和拓扑,实现硬件与软件解耦,两者相互***。工程师只使用一种工具就能配置所有的控制应用、HMI/SCADA系统和I/O连接,为工业互联网IIoT应用程序提供所需的基础架构。控制器相关的软件和程序可以实现规模化管理,尤其在迭代或升级过程中,降低成本和提***率。
● ***后,通讯走向标准化,通过南向接口,化解来自不同供应商组件之间的互操作性难题;通过北向接口,开发丰富的应用和服务,创造将云原生、DevOps等IT技术融入OT的可能性,享受由工艺技术更新和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创新。
想象一下,工业自动化金字塔架构中的控制层,也就是PLC和DCS出没的领域,将变得越来越开放。这种变化无疑是颠覆性的,对于传统自动化厂商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因此中小玩家,根本无力撼动这个固化的市场。
6GK5204-2AA00-2YF2
ABB电路板 NDCO-03C
ABB电路板 NAMC-11C
ABB电路板 NIOC-02C
ABB电路板 NXPP-01
ABB电路板 NGDR-02C
ABB电路板 NINP-61C
ABB电路板 RPBA-01
ABB电路板 RTAC-01
ABB电路板 NPOW-42C
ABB电路板 NDCO-03C
ABB电路板 NIOC-02C
ABB电路板 NGDR-02C
ABB电路板 NXPP-01
ABB电路板 AINT-02C
ABB电路板 RINT5311C
ABB电路板 RINT5411C
ABB电路板 RINT5514C
ABB电路板 RINT5611C
ABB电路板 RMIO-01C
ABB电路板 RDCU-02C
ABB电路板 RVARU5311
ABB电路板 RVAR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