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K5208-0BA00-2AB2
苍天笑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现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尽管水平参差不齐,各有千秋,但是至少初心都是好的,都是想为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一份力量,当然也要顺便从***争取一点研发经费,以度过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上不顺利的时艰。
但是,当一个工业企业或信息化厂商给自己的公司贴上一个“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签之后,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这个标签,意味着在今日之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江湖中,你加入了一场目前红火、日后艰难、比拼耐力、不见终点的铁人五项式马拉松长跑。因为,在工行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道路上,至少有五座珠穆朗玛峰等着你去攀登。
① ***座珠峰:网络协议
真正做企业设备物联网的***都知道,不同工业设备之间的连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各种不同时期,不同品牌,不同协议的工业设备,如机床、热处理设备、自动生产线、柔性生产线、专机设备、AGV、3D打印设备、注塑机、测量仪、反应釜、传感器、仪表、机器人乃至可穿戴设备等,都有不同格式的数据通信协议。每家生产设备的企业,都是按照自己设备的功能需求***优先来开发设备接口协议的,是否需要与其他企业的设备兼容,并不在首先考虑之列。根据从事设备联网二十多年的亚控公司******郑炳权介绍,若要上述设备彼此之间无障碍的通信对话,至少需要5000种以上的各种通信协议。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沉淀与积累过程。
《机·智》***作者、兰光创新董事长朱铎先认为,尽管现在设备通信协议的走向是趋于标准化,但是在利益格局的羁绊下,各大巨头之间尚未达成一致。总体上,德国的工业设备集成偏向采用OPC UA协议,而北美和日本则更偏爱MTConnect协议。无论如何,不弄懂弄通这5000多种设备通信协议,那么首先在设备互联方面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6GK5208-0BA00-2AB2
第二座珠峰:知识壁垒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工业革命的***大成果之一是行业/***细分。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细分技术和独门***知识。在制造业“连接技术”中***常见的焊接,就可以有七八百种不同的工艺流程;一根输电高压线,也可以有上百个不同的模型来描述;更不用说复杂产品中的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核潜艇、航母、舰载机等难以分解的超级综合复杂度;还有在高新技术中,我们尚不掌握的精密机器人减速器、***芯片以及制作芯片用的EUV光刻机等。
莫说现在中国的各行各业还没有支持细分***并全行业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假设已经有了这些工业互联网平台,也仍然会产生各种“壁垒”与“鸿沟”问题:即一个再成熟的电子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也不太可能被航空企业采用;一个再好的***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也不太可能被工程机械企业采用,因为在“别人家”的平台上,没有本行业/***的应用场景和支持这些场景的工业APP。
例如GE Digital的“三步走”发展策略“GE For GE、GE For Customers、GE For World”,其实是很务实的。但是在逻辑上,前两步都正确,唯独这第三步踩了“知识壁垒”的红线,“For World”哪里是那么好跨出去的?这中间恐怕省略了“ForOtherIndustries”,“For USA”等重要步骤,以及为了验证和优化这些重要步骤所必须的长期沉淀与反复打磨。GE Digital多跨出去的那一步,就是导致其业务停摆的短板——知识壁垒。
6GK5208-0BA00-2AB2
第三座珠峰:企业禁忌
迄今为止,笔者还没有听到任何一个企业愿意把自己的研发知识、经验技巧以及产品的数字化模型,放在“别人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小企业因为担心技术诀窍***而不敢做,大企业因为担心知识产权不保而干脆自己开发平台。
如果是同行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面有***对口的工业APP应用,按理说技术完全可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是可选的吧?但是,从企业老总的心态来说,越是同行,越是忌惮,越是敬而远之,心里那道屏障,可能高度上要赛过珠峰。试想A汽企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汽车研发模型数据放在B汽企开发出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呢?想都不用想!因为同业竞争,因为商业***,因为数据产权的归属与数据安全的保障(不被***阅览、修改、***和使用等)等,原因太多了,总之,企业有禁忌。企业对于研发、生产和经营数据的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共享持相当保守的态度——老板们经常问的是:这对我的企业有什么好处吗?——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