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母线槽与电缆的过载能力比较
普通母线槽就是通过合理、安全的结构,将几根导体包裹在金属外壳内,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电气连续性的输配电系统。普通母线槽一般分为密集绝缘型和空气绝缘型两种。空气绝缘型结构简单、输送电流大;密集绝缘型结构紧凑、散热能力好。它们都有过载能力强、分接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点。 电缆分为单芯电缆和多芯电缆。单芯电缆主要采用各种绝缘材料,将多股铜线包覆在绝缘层内,作为某一相电流导体。多芯电缆则是将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在包上外护套而形成的一整根完整的电缆。电力电缆的绝缘线芯数,通常为1、2、3、4、5等芯,以及4 1和3 2芯。电缆的主要优点是选用灵活多变,环境适应能力强,但也有着其固有的局限性。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对母线槽和电缆进行性能比较。 载流量低压电缆的截面积为1000mm2,额定电流为1600A。这么大规格电缆因其体积和重量过大,很少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工程中一般常用的是400 mm2及以下规格电缆,这就要求使用多根电缆来实现同时供电。而母线槽额定电流可达6300A,其强大的载流能力是电缆根本无法比拟的。
母线槽的专用配件有哪些
母线槽附件有:插接箱套件、插接口、连接器、弯头、法兰端、电缆进线箱、母线端封、水平支架、弹簧支架、软连接、变容节、三通(T接)、弯头(水平与垂直)、伸缩节。 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称之为“Bus-Way-System”的新的电路方式,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昭和29年(即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屋建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 母线槽附件有:插接箱套件、插接口、连接器、弯头、法兰端、电缆进线箱、母线端封、水平支架、弹簧支架、软连接、变容节、三通(T接)、弯头(水平与垂直)、伸缩节、每个项目上不定都用的。这要看情况而定的。
母线槽的安装步骤
封闭式母线槽安装前,应保证电气竖井、变配电室、母线槽经过的场所装饰工程、暖卫通风工程全部结束,以保证封闭式母线槽不被污染。楼板及墙体的预留洞、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预埋预留。
封闭式母线槽各功能单元的连接部件及活动接头上的铜排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外壳内和绝缘子安装前也应擦试干净不得有遗留物。
外壳的相间短路板应位置正确连接良好,相间支撑板应安装牢固,分段绝缘的外壳应做好绝缘措施,外壳各连接部位的扭距螺栓应用力距板手紧固,各接触面应封闭良好,母线槽的紧固件必须用热镀锌制品。
母线槽与外壳应同心其误差不得超过5mm,母线槽段与母线槽段连接时两相邻段母线槽及母线槽外壳应对齐,连接后不得使母线槽及母线槽外壳承受到机械应力。
在封闭式母线槽整体安装前必须做绝缘试验,用1000V兆欧表测量相间、相壳之间、各个功能单元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0MΩ。
安装人员要认真对照封闭式母线槽系统图,检查所有母线槽的规格、型号避免盲目安装,造成返工影响施工安装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