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K5408-8GS00-2AM2
没有这样的人才,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就会出现无法统一对接,买来一大堆软件、产品却无法协同,推进产线智能化的过程会出现重复工作、返工、变更,甚至整体推倒重来的风险。
重视人才,在很多时候都是“叶公好龙”式的—口头上重视人才,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重视人才不是去哪里挖人,而是注重发挥人的知识和经验,培养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创新思维与文化
智能制造必须基于“创新”的设计,正向设计思想来实施,如果只是想“Copy”的话,这个复杂度就远大于传统的机器与产线测绘的问题,因为,它牵扯的***太多,任何一个环节的不了解和偏差导致全局的无效或损耗,反倒不能起到真正的效率。

图3-创新思维与文化
关于在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发现非自动化业界的人往往会谈到现场的很多问题,比如资产信息的输入编码问题、行业信息差异如何集成,数据如何预处理,实时性如何保证,就发现这些问题事实上OPC UA TSN已经在寻求解决并对大部分问题予以了设计,隔行如隔山说的是跨界,但即使在行业内部,实际上对OPC UA TSN的理解大部分人都是知之甚少。
同样道理,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创新很难,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不懂得使用创新的工具和方法的人更多,就像MATLAB/Simulink和PLC之间完全可以建模仿真直接代码自动生成,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包括数字孪生可以降低验证的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其实,很多人不了解。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各个公司已经为如何创新提供了非常多的方法、工具、软件,一切的行为都是让“创新”这件事情变得简单。
对于制造业而言,创新就是在寻找设计到经济制造的***优路径的过程,因此,创新是有实际意义的,而并非是创新就会***很大,花费周期很长,而且易于被***,那么你就忘记了创新同样目的是解决(1).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降低成本,(3).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非要把创新和***对立起来,那么我们也就无法理解创新的精髓和实施的路径,当然了,创新的方法、工具的学习是首要的,因为,的确在很多时候,首先往往来自于“不知道”,当你知道后,你会惊叹“原来还有这样的方法啊!”。
6GK5408-8GS00-2AM2
对于需要分布式架构的计算而言,企业的***架构也必须是分布式的,扁平化,而非传统的垂直管道管理,否则,构建了分布式的技术架构,却受到了垂直架构的管理制约,无法发挥其效用,构成不同的瓶颈和信息延迟,甚至会产生由于利益(业绩考评)而带来的人为障碍。

图4-分布式***架构
这个是往往被忽视,也比较难办的,在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总是聚焦于技术,而并不考虑***架构对推进智能制造的影响。
事实上,ERP这些软件本身的设计就是在于降低***中的信息传递所消耗的时间,包括信息的完整与准确,降低重复的信息检索消耗的时间,信息在多个部门间传递的时间消耗,传递中的偏差,而对于协同制造而言,同样如此。
分布式智能其实对于每个个体的节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而基于分布式的架构的***对于个体同样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推进智能制造中,***的架构设计与能力升级同样重要,架构不合理会造成内部的信息传递中出现滞后(例如审批环节会造成积压),包括篡改、***等潜在的风险以规避对自身的责任、考评的不利影响。
6GK5408-8GS00-2A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