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莎豆在我国的引入栽培情况
我国早是在1952年由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从前苏联引种油莎豆,又于1960年由 保加利亚引入栽培。
1974年和1975年,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和遗传研究所,又分别从朝鲜 引进大粒油莎豆。大粒油莎豆是朝鲜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通过化学诱变剂(EMS)浸种处理油莎豆块茎而培育成的新品种,大小相当于普通油莎豆的2-3倍。大粒油莎豆个大、丰产、便于收获,但含油量偏低(较普通油莎豆低4%-6%)。
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引种和繁育,油莎豆在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试种成功。油莎豆经在北京郊县的砂土地、沙滩地、低洼地、高岗地、 砂荒地和盐碱地试验种植,均获得成功,亩产达到 500 kg以上。此后经推广,油莎豆逐渐传播到***各地。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油莎豆种植高潮,***还为此拍摄了科教片(油莎豆)于1976年春节期间在***公演。但由于当时的种植成本以及市场销路问题,导致农民种植油莎豆的热情大为减 退。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油莎豆种 植一直处于低潮。2000年以来,随着对油莎豆经济 价值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以及栽培和深加工技术的 提高和完善,***部分地区陆续又开始引种和扩大种植油莎豆,尤其从2006年起,新疆、内蒙古、广西、 湖南、湖北、河北、北京等地已开始小规模种植油莎豆。近年来,油莎豆的发展势头看好。
油莎豆
油莎豆可提取天然。油莎豆块茎性 辛、甘、温,有疏肝、健脾和健胃***,有助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胸闷,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胃痛纳呆、脾虚食少、食积停滞、等症。对油莎豆富含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可用于制造生物***。
油莎豆可加工成多种健康食品。油莎豆营养成分丰富,可加工成上百种健康食品;国外有的厂家已经生产出油莎豆的饮料、可乐、奶粉等婴***、老年。
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还可用于提取淀粉、糖和酿制优质白酒等。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含有淀 粉、糖等营养物质,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可提取淀粉、糖等产品,作为食品加工原料使用。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在熬糖、酿酒之后,糖渣、酒糟 还可加工成喂养畜禽的优质蛋白饲料。
油莎豆榨油机
含油量高油莎豆油脂含量gt;20%(干重),非洲有的品种高达 40%。油莎豆亩产量要高于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
高附加值油莎豆块茎可生吃或熟吃,也可打浆做成豆奶,还可以磨粉用作食用面粉。油莎豆可用来榨油,榨油后的油饼可用以制糖和酿酒,而糖渣和酒糟可用来做饲料。茎叶除可作绿肥和青饲料外,又是造纸、包装填充及编织的好材料。因此油莎豆集粮、油、牧、饲为一体,综合利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