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空间建筑消防安全评估
大空间建筑如体育馆、展览馆等,其建筑主体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使用功能复杂。由此引发出许多消防安全问题。大空间场所的屋架多采用钢结构网架,网架内部设有大量电线电缆,大功率灯具,扬声器等,火灾隐患增多。3、各类商贸建筑:大厦、商贸办公楼、批发市场、物流园、各类酒店超市、仓储园、商品批发中心等。一旦起火,在空气对流的作用下,不仅燃烧猛烈,蔓延迅速,且不易扑救。而且大空间场所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绝大多数观众对场地疏散路线不熟悉,更不了解建筑布局及周围环境。在火灾情况下,人员容易惊慌,拥堵疏散通道及出口,如果在消防设计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造成大量人员***。因此,针对大空间场所的火灾特点,建立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大空间场所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火灾的评价,既要考虑到不发生或少发生火灾,也要考虑到发生火灾后扑救、疏散和防止蔓延的需要。建筑火灾风险的评价涉及多个影响因素,且许多影响因素难以量化,因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模糊综合评价作为模糊数学的一种具体应用方法,是一种对不宜定量的多因素事件进行半定量化分析的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在许多安全管理部门受到密切注意。一、疏散通道被堵塞一些高层小区内,有的居民会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口等地方堆放杂物,且堆放的杂物多为报纸、纸箱、旧家具等可燃品。这种方法在评价建筑安全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本文应用模糊理论,建立了大空间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某一大空间建筑消防安全进行了评价。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维护***要求
一、防护区安全维护要求
为了防止灭火剂对停留在防护区的人员产生危害,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1、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光报警器,其报警时间不宜少于灭火过程所需的时间,并应能以手动方式解除警报;
2、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系统防护标志,防护标志应标明灭火剂释放对人的危害,遇到火灾应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3、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提示人们不要误入防护区;
4、防护区应有能在30s内使该区域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防护区打开。
6、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7、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应配备专用的空气呼吸器。
8、有人工作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安全浓度。
二、防护区设置体积要求
1、防护区宜采用单个封闭空间,同一区内的吊顶层地板下和室内空间应合为一个防护区;
2、IG541、热气熔胶采用预制灭火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3、IG541、采用管网灭火时,一个防护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4、二氧化碳没有具体要求。
三、防护区围护结构要求
1、围护结构、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不宜低于0.25;
2、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3、防护区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且位于防护区尽高的2/3以上。
4、防护区温度不低于-10度。
日常防火的常识
日常防火,防范于未然是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防火、用火安全常识,是非常好的防范:
1.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随意乱仍未熄灭的烟头和火种,不能在酒后、疲劳状态和临睡前在床上和沙发上吸烟。
2、夏天点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
3.不随意存放油、酒精等可燃物品,使用时要加强安全防护。
4.使用明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物品。
5.焊割作业火灾***大,作业前要清楚附近可燃物,作业前要清除附近可燃物,作业中要有专人监护,防范高温焊屑飞溅引发火灾,作业后要检查是否遗留火种。
6.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盒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维修部门来处理。
7.要经常检查电气线路,防止老化、短路、漏电等情况,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8.电路***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提倡安装自动空气开关。
9.不能超负荷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
10.离开住处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总电源是否切断,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11、切勿在走廊、楼梯口、消防通道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