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用途也相当广泛。远在石器时代,人们用它制作石斧、石箭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猎取食物和抗击敌人 [2] 。石英钟、电子设备中把压电1石英片用作标准频率。熔融后制成的玻璃,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眼镜、玻璃管和其它产品。还可以做精密仪器的轴承、研磨材料、玻璃陶瓷等工业原料。若降低其表面应力,相应地会降低钢化玻璃本身自有的张应力,从而有助于减少自爆的发生。
石英是非可塑性原料,其与粘土在高温中生成的莫来石晶体赋予瓷器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并能增加坯体的半透明性,是配制白釉的良好原料。



















那钢化玻璃是怎么来的呢?热浸处理是将钢化玻璃加热到290℃±10℃,并保温一定时间,促使硫化镍在钢化玻璃中快速完成晶相转变,让原本使用后才可能自爆的钢化玻璃人为地提前破碎在工厂的热浸炉中,从而减少安装后使用中的钢化玻璃自爆。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 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的软化点,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使玻璃的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它的抗拉度跟普通的玻璃相比要高出3倍以上,抗冲击力也比普通玻璃高出5倍以上。但是钢化玻璃的内部的张应力使得其自身有一定的自爆率,通常自爆率达到3‰左右,因此会有玻璃自爆的情况发生,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