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养殖中的成蛙池?和蝌蚪池,你知道多少
蝌蚪池:可用砖砌或挖泥池。砖砌的蝌蚪池一般高60厘米,宽120厘米,长400厘米,水深20-25厘米即可。泥土地边用黑色塑料布铺上,以便清洗池底,并能吸收阳光增设水温,促进蝌蚪生长。去年卖了25万元不过效益虽高,但风险也挺大,青蛙养殖的过程中,一旦生病,就很难救活,所以平时的防病措施就相当关键啦。蝌蚪池也可为长方形水泥地,其池壁抹水泥,池底留泥土,以4×6平方米为一单地,池壁有一定斜度,设排水孔,水深50厘米。内养水葫芦,外围竹箔防敌。蝌蚪将时,放入布代或集蛙盒,供的幼蛙荫凉掩蔽及栖息。***时利用手网,慢慢地自水中向上连盒一起捞起。集蛙盒高5厘米,长、宽各20厘米,用两块薄木板,在它们四个角间钉上支柱即可,其余四边均留空。
成蛙池:为便于大小分养、投饵和捕获,防止***及控制密度,成蛙池不宜太大。青蛙虽然喜栖于水旁,但并不常栖于水中,所以池里的水域不宜太多,应多留陆地以供栖息。池以长方形为好,池里设3-4条注排沟。例如以长16米、宽8米,高90厘米的场地。池内做成畦沟状,畦宽150厘米,沟宽70厘米,水深10-15厘米,靠墙两旁陆地,每隔10-20厘米,放置一个掩蔽用的木板或三夹板,其长、宽各1米左右。由于在蝌蚪养殖期间每天都在进行投喂,所以蝌蚪池中的水无需刻意肥水,只要是饲喂蝌蚪的饲料适量时,水自然变绿。板下面垫高3.5厘米,以利青蛙栖息。放置木板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蛙类的生态环境,并避免外界人畜骚扰,保持荫凉及防止风吹雨打。木板可以根据青蛙的成长调节高低。这样躲于板下的蛙只数目及大小相近似。便于控制投饵的位置和调节投饵量。场内的陆地要踏实,保持良好的注排功能。注排水孔要加设纱网,以防适敌害***及青蛙逃出。 青蛙池的面积与放养的数量应根据各期全形大小和水源供应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蛙卵5000-7000粒,蝌蚪1000-2000只,幼蛙70-100(40天以内100只,40天以上70只),成蛙,种蛙20-30只。
青蛙养殖中?成蛙的饲养管理
成蛙的饲养管理 成蛙的管理与幼蛙大体相同,只是其体形较大,放养的密度较小些,每平方米放成蛙40只左右为宜,成蛙饵料较为广泛,如蚯蚓、蛆、蜗牛、红虫、甚至死鸡、 死鸭及动物五脏等。青蛙主要吃昆虫和水里的微生物,除此之外他们会再结合营养食料,把玉米粉、麸皮、鱼粉、豆腐渣等配合在一起。青蛙食量很大,如果动物饵料不足,还可以暇些混合饲料。***1好是在蛙池上安装黑光灯或者两盏100瓦电灯诱蛾喂蛙。
青蛙一天可吃昆虫200-500只。青蛙的投料量可按季节而定。一般冬眠出蛰后,4月份开始吃食,但食量并不大,对食物的反应还迟钝,10天不投食还可以正常生活。(2)症状:发病早期,病蛙皮肤局部充血、发炎,有时仅嘴尖前部溃烂而身体皮肤完好,严重时全露出鼻骨。5月下旬以后食量逐日增加,按蛙的体重的10%投食;7-8月份食量***1大,而且对食物的反应十分敏感,必须按体重30%投饵。如果饵料不足,青蛙逐日消瘦,精神不振,两天不给食就有灭亡的***。5天不给食就会大量灭亡。
青蛙养殖之除草和遮荫
除草
青蛙养殖池如果杂草丛生,刚变形的幼蛙就会躲藏到杂草中,投喂的饵料很难及时被青蛙发现和采食。因此,幼蛙池除了蛙池***的休息区可以保持部分杂草外,四周的投食区是不能有杂草存在的。其次,我们在养殖之前要掌握好养殖技术,没有***的养殖技术,青蛙的成活率会大幅降低,养殖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掌握好养殖技术,那么不要轻易尝试。一些养殖户往往等到幼蛙快变形时才去除草,此时杂草已经生长得很茂盛,要除去杂草确实非常的费工费力。养殖者应该在蝌蚪养殖期间就做好蛙池四周杂草的拔除工作,此时杂草较少,清理起来也比较容易。
遮荫
当发现已经有少量蝌蚪开始长腿并有很少数蝌蚪已经变形成青蛙时,此时应及时在蛙池的***搭上遮荫棚。野生的青蛙,以田间树林里的小虫子为食,人工养殖就有所不同了,需要专用的青蛙饲料,保证营养均衡。遮荫棚一般使用小的竹竿或木条作为支架,上面拉盖遮阳网。为了防止风将遮阳网吹动惊扰青蛙,拉网时应将网的四周进行捆扎好,将边角进行收卷捆扎,避免网布随意垂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