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养殖效益好防病很关键
其实,在咱们这里,养青蛙的乡亲也挺多,我们之前的节目里也报道过很多次,养青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技术关键点,如何才能创造更好的效益?咱们今天就跟大家总结总结。
青蛙养殖,***吸引乡亲们的,自然是高1效益,这一点,不少青蛙养殖户都有共识。一亩田赚两万元左右,是平均水平。
销售有一套网络,不愁,价格有高低而已,***1高四十几块,***1低二十块。
我们去年喂了18个池子,卖了一万斤。前期25块钱一斤,中间跌价,***后涨到30多。去年卖了25万元
不过效益虽高,但风险也挺大,青蛙养殖的过程中,一旦生病,就很难救活,所以平时的防病措施就相当关键啦。
另外,夏天温度特别高,养殖池里的青蛙也需要避暑遮荫,才能健康长大。这方面,师傅的遮荫三招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个是搭遮荫网,防止太阳直射;二个是休息区长杂草;三是回形池湿润休息区。
在食物方面,青蛙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专门的饲料,另外,如果可以补充黄粉虫、蝇蛆等高蛋白的活食,更有利于青蛙的健康。没有活食的情况下,也需要在食台的设计上,尽量仿野生环境。师傅的经验是,食台放平,水面比食台低几公分。
要提醒乡亲们的是,青蛙属于***保护动物,如果养殖的话,需要到当地林业部门,办理野1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如果跨地区销售的话,还需要办理相关的检疫手续。
青蛙养殖一定要挖掘蛙池
挖掘蛙池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回”字形高产池。所谓“回”字形池,就是单个蛙池四周的埂和池中的环形沟组成了“回”字内外的两个“口”。
该蛙池的基本规格为25×8米,每个口约200㎡,每亩场地大约可以挖建蛙池3口。无论是干法或带水清塘,应使石灰浆与池水均匀混合,以增加除害作用。食台区宽1.5米左右,水沟宽1米,休息区宽2米,水沟深30-5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1好不超过25米。池梗要比蛙池高30厘米左右,在蝌蚪饲养中后期需要扩大水面,实现全水面养殖,增大蝌蚪的活动区域。
青蛙养殖之采卵,你知道多少了?
青蛙产卵以后,受精卵不能久留在产卵池中,一般应在产卵以后2-3小时采卵。这时受精卵外的卵膜已充分吸水膨胀,受精卵可以在卵膜中转位,从而使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水面上可以看到一片灰黑色的卵块,这时是采卵的适宜时间。
为了保证适时采卵,在产卵季节,要加强产卵池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卵块。在雄蛙鸣叫频繁的傍晚,特别要观察亲蛙抱对的情况。一般前一晚上亲蛙抱对的地方,就是次日雌蛙产卵的场所,据此可及时发现卵块,避免遗漏。
采卵时要用剪刀剪断与卵块粘连的水草,切莫强拉硬扯,以免弄破卵膜,影响孵化。采下的卵块要迅速移入孵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