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干部调动时。当然,安全策略上还有网络安全、防火墙、冗余备份、逻辑隔离等手段。***干部工作调动,急于到新的岗位,匆匆忙忙办移交,马马虎虎清理自己的办公室、文件柜和办公桌,只将正在手中传阅、处理的文件交回单位办公室,没有对自己所存放的文件进行彻底清理,把参加会议带回的密级文件,及其他流散在手中的密级文件和其他不要用的旧报刊、旧书籍捆在一起,或是未经登记就一把火烧掉,致使文件下落不明,或是拉到废品收购点卖掉,造成泄密。
(五)单位撤销或合并时。然后你可以在命令行cd到这个文件所在的目录,手动输入bashxxx。单位撤销或合并,人心浮动,无人管事,应移交的文件没有按要求移入档案管理部门或并入的单位,应销毁的密级文件、资料没有严格按规定操作,只当一般的过期文件、资料处理,甚或有个别居心不良者,趁乱打“劫”,为图小利,故意将密级文件、资料当废品出售,造成失、泄密。 二、泄密成因 分析文件销毁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失、泄密现象,可以看出,造成失、泄密的成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三)“无密可保”的糊涂心理。“无密可保”是在相当一部分人思想中存在的错误观念,认为没有什么“***秘密”存在。有的人由于存在这种错误观念,因而缺乏保密意识,对保密规定、保密知识一无所知。这种人在销毁文件过程中,密件与非密件不作区别,不分别处理,全部当做普通文件、资料处理,造成失、泄密事故的发生。 (四)无需保密,存在的轻敌心理。认为现在搞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便一切都要敞开。和各国交朋友,便不存在敌人,无需对人家保密,不知道既使是友好***之间,也存在竞争。这些人销毁密级文件时,认为销毁密级文件的有关规定只是“小题大做”、“吹毛求疵”,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马马虎虎,不按规定办,结果造成失、泄密。涉密计算机及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要销毁的,应报主管***批准后,送至涉密载体销毁工作机构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承销单位销毁。如有人将文件送到销毁点,当天没有销毁完毕,既不将剩下的文件带回,又不留人看守,结果文件被盗,造成失、泄密。 (五)“有密难保”的心理。思想上存在这种错误观点的人认为,人家科学技术发达,天天在太空转,你想保密,也保不住。表现在销毁文件过程中,就认为密级文件上的“那点东西”别人早就知道了,因而自己的行为,不严格按要求办,后指出失、泄密。 三、防范对策 销毁文件过程中出现的失、泄密事故,在全部失、泄密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会出现一次***大量***秘密的严重后果,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防范工作。